
人有機會便潤掉,從來沒有香港人
有一個說法,說現在的香港是「留地不留人」﹕把原來居住的港人都迫得移民了,換上了來港居住的新移民。這當然是惡意的指控,但我也不反對這說法。
誰都知道,香港的原居民只佔了人口的小部分,絕大部分都是移民,或移民後代。當然反中運動如火如荼時,反中分子非但和原居民勢不兩立,乞丐趕廟公,還不斷的狼狽地為甚麼是「香港人」作出定義︰
新移民是「蝗蟲」,移民二代是「蝗卵」,但由於「蝗卵」實在太多,甚至羅冠聰、梁天琦也是「蝗蟲」。因此又要轉移視線,用上了其他定義,例如是不是97年前進入香港,例如是不是接受「香港價值」。當然了,所謂的「香港價值」,標準也很簡單,就是反不反中,如此而已……
「留地不留人」的癥結在於︰土地是不變的,人口卻永遠在改變,非但香港如此,全世界也是如此。
中國五千年歷史,不知被外族侵略了幾多次。有說黃帝也是來自北方的外族,漢朝末年,胡人已佔了人口的四成,五胡亂華之後,是外族的北朝統一了漢族的南朝,中國的「大一統」,其實是華夏/黃河文明,而不是血脈。
甚至現時的新疆,維吾爾人在搞疆獨,其實也不過是在乾隆年代,清朝殺光了準噶爾人,留下來的人口真空,後期移入去的民族。
美國人把印第安原居民殺個近乎清光,是人所皆知的事,英格蘭有日耳曼的盎格魯人的入侵,不消說,澳洲和新西蘭也是把原居民殺得七七八八,由新移民取代了原居民。
說回香港,從來都有一個說法,是「借來的時間,借來的空間」(borrowed time, borrowed place)。富豪發了財,下一代,大約12歲至16歲,便送了往外國,其中一半留下,一半回港,幾代下來,大部分的家族成員,都變成了外國人。
至於其他不跑的,不是不想,只是沒錢。到了近年,移民門檻降低,中產也大舉「潤」掉,更加是不可收拾。
簡單點說,第一,全世界都是不停的在改變國民結構;第二,我不知以後會不會改變,但至少在以前,從來沒有「香港人」這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