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 Block Ad Block
財經
2016-11-30 06:00:00

名家灼見看香港航運業

分享:
本港貨櫃碼頭備受競爭影響。(資料圖片)

本港貨櫃碼頭備受競爭影響。(資料圖片)

恭喜朋友文灼非兄的傳媒成立兩年。兩年前,當本地新媒體還爭相仿效《Huffington Post》的經營模式吸引本地年輕讀者,曾是《信報財經月刊》總編輯的灼非兄人棄我取,願景是「建立一個優質媒體平台在大中華地區發揮影響力」。不是馬後砲,我當年私底下向傳媒朋友提出過要在細小的市場生存(尤其小眾媒體)定期搞論壇搵贊助是一條出路。我和兩位欄友有份參與的Goodtalk屬小小小規模經營,灼非兄的《灼見名家》卻是持續可行的生意模式:「一方面每天做好網站的內容,為讀者提供優質的文章,另一方面也為各大機構和個人提供相關服務,包括內容提供、出版經營、會議策劃、講者物色、推廣宣傳、媒體聯繫、顧問諮詢及升學服務等」。

兩年來,我參加過灼非兄有份舉辦或支持的三個論壇,一次台上講者,兩次台下觀眾,都是非常好的經驗。做講者,多次以文字跟讀者分享過我對共享經濟的看法,此處不贅。當觀眾,由於陣容鼎盛最近一次的周年論壇引來各大傳媒廣泛報道,同枱認識到林準祥這位研究本土歷史的發燒友,才是我當日最大收穫。再當觀眾,較少傳媒作詳細報道的是上星期舉行的《十三五規劃中香港航運業的機遇與挑戰論壇》,其實值得一談。

曾經,香港是鴉片進口商的中轉站(對維港歷史有興趣的不要錯過準祥兄的《「一路」中的香港——開埠前西方尋找香港的航道》)。曾經,香港有全球貨櫃吞吐量最高的港口。今天,我們的排名已先後被新加坡、上海、深圳和寧波超越。原來,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海商法》第四條:「中華人民共和國港口之間的海上運輸和拖航,由懸掛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的船舶經營……非經國務院交通主管部門批准,外國籍船舶不得經營中華人民共和國港口之間的海上運輸和拖航。」

Ad Block

一國兩制下,香港卻一直受惠於扮演中轉港的角色。然而,自2013年中國設立自由貿易區,沿海運輸權管制的政策開始出現變化。例如容許中資非五星旗船舶在上海自貿區內港口與其他內地對外港口間的沿海運輸,之後不少其他沿海港口亦積極遊說中央放寬沿海運輸權管制。論壇中於是有本地航運業的代表擔心,隨着內地逐步開放沿海運輸權限制香港將跌出十大港口位置。

有趣的辯論來了。中山大學的鄭天祥教授提出,在珠海桂山島由粵港澳三地政府共建一個全新現代化的超級深水大港,葵涌貨櫃碼頭昂貴的地皮應留作解決香港居住問題。恒管梁志堅教授的首個建議,卻是香港的全國人大代表應向中央政府建言,避免進一步放寬沿海運輸權管制。怎麼說呢?Bringing Home the Bacon的肉桶政治我可以理解,但我更希望香港各行各業能夠像灼非兄的新媒體般靠自己找到持續可行的生意模式。
 

Ad Block

作者為香港亞太研究所經濟研究中心成員

美國克林信大學經濟系副教授及資訊經濟計劃附屬學者

http://www.facebook.com/economics3.0
逢周一、三、五刊出

請接受以下私隱政策及免責聲明,以示你同意am730內之私隱政策及免責聲明。了解更多
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