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氣氛近日明顯轉差,原因是兩大升市潮流的動能明顯遇冷;一是人工智能(AI)的瘋搶潮。二是聯儲局的減息潮。潮起潮落,固然有蹤有跡,可也不一定說得準;前者在愈來愈多質疑聲中露餡,後者則出現前所未見分歧。有「聯儲局線人」之稱的《華爾街日報》記者Nick Timiraos撰文指,鮑威爾出掌近8年,決策者立場從未像今天般對立,並且引用早前議息會議投票結果為例,印證分歧,認為目前難以預測官員們在12月會議取態;CNN亦指,鮑威爾在聯儲局的共識時代已終結。
現實也真夠尷尬,當人們發現原來幾個AI大老互相借貸又互相投資,塘水來滾塘魚,而且持續大滾狂滾保持熱度永續之際,個別聯儲局官員又不顧身份開腔自爆、向12月減息大潑冷水,市場還怎樣相信制度原該賦予的意義和公義?華爾街風聲四起,加上數據顯示聯儲局12月維持利率不變的概率為57.1%,減息0.25厘的機會已經跌至42.9%。美國科技股拖累標普500指數三連跌並失守關鍵支持,投資者等待輝達即將公布季績,知名投資者、「矽谷風投教父」Peter Thiel旗下對沖基金原來已經沽清所有英偉達股份,箇中微言大義,自不待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