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
2013-01-16 06:55:00

解讀樓市「雙辣招」

分享:

新政府視處理房屋問題為重點任務,去年推出的買家印花稅(BSD)及加強版額外印花稅(SSD),引起很大迴響,至今社會對「雙辣招」的利弊仍有不同看法。一是措施實施後,樓價未見大幅回落,租金反有上升趨勢;二是本地公司購買物業亦須繳付買家印花稅,有批評認為這是「錯殺良民」。

「雙辣招」自去年10月底實施以來,住宅成交量急跌約五成,跌幅大於97年。其中,針對外地買家的BSD效果最顯著,因近年本地豪宅市場愈半數買家來自外地,BSD打擊他們的入市意欲。因此,在樓市過熱的非常時期,「雙辣招」已發揮成效,初步穩定樓市。

不過,BSD本身亦引起極大爭議,因它除用作遏止炒風外,同時亦影響以公司名義購買住宅的香港人。對以投資物業為主要業務的本地企業與外國公司,BSD會增加投資成本,因此有部分人士,包括發展商一直要求政府在BSD上作出豁免;然而,豁免必定「衍生漏洞」,外地買家亦可變相逃稅;再者,以公司名義購置物業的情況雖然常見,但實質佔整體成交比例卻有限,故政府最後亦決定,只會在收購重建計劃上作出豁免。

對此爭議,不妨從另一角度分析,香港是自由市場,每個人都有選擇權,即使「雙辣招」更改了「遊戲規則」,但只要政府清楚解釋政策,沒有不清晰的地方,無論是公司或個人,都可選擇對自己最便利的置業或投資方式,這樣便談不上有何不公平。

adblk5

作者為立法會議員(建築、測量及都市規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