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馬斯克發起成立「美國黨」,希望擺脫兩黨制。(資料圖片)
馬斯克能夠結束美國兩黨專政嗎?
在2025年的美國獨立日,馬斯克發布了一項民意調查結果,調查的問題是:你希望擺脫兩黨制嗎?調查收到超過120萬個回應,65.4%投票支持。
By a factor of 2 to 1, you want a new political party and you shall have it! When it comes to bankrupting our country with waste & graft, we live in a one-party system, not a democracy. Today, the America Party is formed to give you back your freedom.
發起成立「美國黨」,馬斯克建議該黨可以專注於2至3個參議院席位和8至10個眾議院選區,作為關鍵投票力量。美國需要關鍵投票力量,就是要憑此否決美而大法案等導致國家債務問題惡化的法案獲得通過,讓美國人重享真正民主為他們帶來的自由。
關於馬斯克的如意算盤,Grok今次幫理不幫親:「馬斯克憑藉財力和影響力,確實有潛力在美國政治中掀起波瀾,但要『結束兩黨專政』面臨巨大挑戰。美國的選舉制度、歷史慣性以及兩黨的結構性優勢,使得第三方政黨難以取代現有格局。馬斯克的『美國黨』更可能在短期內作為一股制衡力量,影響特定選區的結果或迫使兩大政黨調整政策,但要從根本上打破兩黨制,需長期投入和制度變革,這在當前環境下幾乎不可能實現。」
是的,根據政治學著名的「杜弗傑法則」(Duverger’s Law),比例代表制允許更多樣化的政黨代表。相比之下,單一選區多數決選舉制度(簡單多數制)傾向於促成兩黨制,皆因簡單多數制會抑制小黨的發展,因為選民會策略性地選擇主要政黨以避免浪費選票。而根據我熟悉的政治經濟學,《憲法的經濟效應》一書更補充,比例代表制通過允許更廣泛的代表性促進多黨制,而多數決選舉制度通過其贏者全勝的特性和較小的選區規模,創造了傾向兩黨制的條件。實證研究亦顯示,採用多數決制度的國家(如美國、英國)的有效政黨數量較少,而採用比例代表制的國家(如許多歐洲國家)則政黨數量較多。美國第三黨的歷史亦顯示,它們可能在特定時期影響政治議程或選舉結果,但受制於選舉制度,鮮有能長期結束美國兩黨專政的局面。除非從結構上改革美國的選舉制度甚至憲法,我認為馬斯克的「美國黨」是不能結束美國兩黨專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