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 Block Ad Block
財經
2020-03-09 04:30:00
日報

全球化下經濟體必須倚賴地理鄰近大國

分享:

有一個說法,是香港經濟太過倚賴中國,這說法在事實上是正確的,但在理念上卻是傻瓜。

大部分地方的主要經濟夥伴,都是鄰近的大國。 (資料圖片)

大部分地方的主要經濟夥伴,都是鄰近的大國。 (資料圖片)


不過很顯然,世上的傻瓜真不少,傻瓜理論正好給傻瓜去看,所以buy這說法的人也真不少。


如果用同樣思維的話,那全世界的貨幣都太過倚賴美國了,金融也太過倚賴美國了,美國一打噴嚏,全世界都得感冒,這實在太不安全了。事實上,連愛滋病也是由美國傳遍全世界。


在歐洲和日本,石油供應完全靠中東,實在太不安全了,日本搞核能,但又會洩漏,造成了福島事件。法國可不管這個,核能佔發電比例全球最高,德國發電最環保最綠色,不過成本高,也要倚靠聯網的法國輸入電力。


中國的情況就更加壞,雖然號稱是全球製造大國,連晶片這些基本技術也無法自發掌握,原子筆的走珠筆頭也是近幾年才開發出來,別說是偷美國的技術了,就單單是不從日本輸入某些高科技,足以令很多工廠都要倒閉。


韓國經濟固然倚賴中國,在此之前,則倚賴美國,一個大國養活半個幾千萬人口的中型國家。


至於糧食出口,香港的第一輸入國固然是中國,但不要中國,來來去去也不過是美國、巴西、澳洲這些糧食輸出大國,或者是泰國米,還有一些普通人吃不起的高端產品,如日本食品之類。


說穿了,這是一個全球化的時代,全球化令到製造業成本不可思議地減低,但也令到全球互相倚賴,正是有其利必有其弊。


現實是,任何地方必然有一個主要的經濟夥伴,而這主要夥伴必然是地理鄰近的大國,加拿大和墨西哥是美國,新西蘭是澳洲,列支登士敦是德國。


如果連這基本常識也不識,就是傻瓜了。


作者為小說作家、報社主筆、股票投資者,吃喝活樂的專家。
逢周一、三至五刊出

請接受以下私隱政策及免責聲明,以示你同意am730內之私隱政策及免責聲明。了解更多
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