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在特朗普治下,原本應該是獨立於政府的聯儲局繼續受壓,甚至傳出主席鮑威爾分分鐘會因為裝修開支被查、被炒魷的消息。
關稅之亂下,通脹必然上升,對比於某些當權者的隨心所欲,鮑公不肯貿然「配合」減息放水,自有其專業判斷,也不只是純為拗頸。就在這陣子出現了一個有趣的轉折:6月通脹率創下2月以來最高水平,扭轉了連續數月物價下降的趨勢,主要原因正是關稅。整個6月份,汽油、食品和雜貨的價格均是因為關稅而有所上漲,也推高了一系列商品的價格,包括家具、服裝和大型家電等。美國勞工部表示,6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為2.9%,高於5月的2.4%,通脹確有反彈。環比來看,6月物價指數月增0.3%,上個月僅上漲0.1%。數據顯示,核心通脹率仍頑固地高於聯儲局2%的目標,使局方下調關鍵短期利率的可能性降低。
鮑威爾可能遭炒魷的消息散播以來,市場承受不起,股市債市同時踩了一轉過山車,循例直至有人否認;儘管標普500指數繼續於歷史高位徘徊,惟美元弱勢已成,股債滙「三殺」既曾上演,相信續集亦不會沒有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