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 Block Ad Block
新聞
2022-04-14 04:13:00
日報

香港學海書樓100年

分享:
學海書樓

學海書樓牌匾。

前清太史賴際熙1923年在香港創辦的「學海書樓」,
到明年便屆100周年。學海書樓是香港最源遠流長的書樓,3萬多冊古籍現寄存在香港中央圖書館,令一個世紀以來在香港的國學香火得以延續。

1911年辛亥革命後,清帝遜位,部分晚清翰林學士南下避居香江。其中翰林院編修賴際熙,目睹香港社會風氣日趨敗壞、道德淪亡,充斥「崇夷鄙夏」,太史甚為憂戚,於是與熱心愛護國粹人士倡議保存發揚傳統中華文化,聚書講學。

Ad Block
學海書樓

學海書樓創辦人賴際熙。

學海書樓

多位前清翰林太史在香港學海書樓留影。

1920年先租下港島中環半山堅道27號地下設壇講國學,每周兩次;及至1923年,賴太史見報名者踴躍,建議成立「學海書樓」,得到殷商名流踴躍捐資,購下般含道20號作為藏書和講學之所。當時紳商何東、郭春秧、利希慎、李海東等人出錢搜購了大量古籍,加上各方人士送贈和不斷增購,藏書量非常可觀,成為香港第一家民間設立的公開圖書館。當時還未有官方的公共圖書館。

1963年,學海書樓般含道樓址需拆建,書樓把全部藏書寄存於中區大會堂圖書館,至2001年,藏書再遷移至香港中央圖書館繼續供讀者在館內閱讀。2014年起,讀者可透過「多媒體資訊系統」瀏覽部分已數碼化資料。

學海書樓特藏逾1,900多種,合共34,600餘冊,大部分為 國學古籍的線裝本和手抄本,經、史、子、集一應俱全。其中包括清代陳澧撰寫的《東塾讀書記》、康有為的《孔子改制考》及《偽經考》等。其他古籍還有《十三經注疏》(廣東菊坡精舍版本)、阮元修編的《廣東通志》等。此外,學海書樓歷年出版的書籍及目錄,亦包括在藏書內,如《古文學今譯》、《學海書樓講學錄》等。 

賴際熙,廣東增城縣人,字煥文,號荔垞。清光緒二十九年癸卯科入翰林授編修,辛亥後流寓香港以保存國粹為己任,因景仰阮元督粵時創辦學海堂,故沿用「學海」二字以名書樓。二十年代香港大學禮聘賴際熙為教授,創立中文學院。學海書樓在1923年至1941年香港淪陷日敵之前,賴際熙先後邀請多位翰林中人在書樓講學,他們包括陳伯陶、朱汝珍、溫肅、區大典、區大原和岑光樾,各人皆為儒林碩彥,人才之盛可謂空前絕後。

為紀念書樓成立100周年,學海書樓策劃了多項計劃,包括:
1. 國學餘音計劃,把藏在中文大學圖書館從前的講座錄音數碼化,希望可以公開讓公眾重温。
2.北學南傳研究計劃,整理研究香港國學發展情況,並出版成書。
3.古典今情講座,與香港公共圖書館合作,由現在起到8月,每月有兩、三次講座,講者是各大學相關學系的骨幹,包括不少中青年學者。
4.雲遊中國詩詞計劃,供中小學免費參加,由本港導師和當地導遊介紹四首名詩,同學見到名詩所寫的實景影象,學習相關知識。

Ad Block
學海書樓 學海書樓 學海書樓
請接受以下私隱政策及免責聲明,以示你同意am730內之私隱政策及免責聲明。了解更多
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