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
2025-10-17 12:30:00

《拼命三郎》的背後:一場電影、一份堅持、一種香港情懷

分享:
《拼命三郎》的背後:一場電影、一份堅持、一種香港情懷

在這個資訊爆炸的年代,能夠靜下來看一套電影,已經是一種奢侈的幸福。而這次由《Tim Sir聊心室》舉辦的包場活動,正正就是一場「幸福的實驗」。主角是由導演陳大利執導的港產片《拼命三郎》。

話說我某天坐在沙發上,思考人生(不是發呆),現在香港晚上餐廳和商店又早關門,大家都好像氣氛沉悶。突然收到兩個訊息:「Tim Sir,我好苦悶。」他靈機一觸:「不如睇套戲啦!」然後就一發不可收拾,包場、宣傳、邀請導演、連譚耀文歌迷會都出動了,連戲院門口都有人舉海報,場面非常熱鬧。

adblk5

電影本身也不負眾望。譚耀文一如既往地型爆,導演陳大利更是用6年時間醞釀這部作品,從角色設計到情感鋪排,細節處處見心思。譬如三郎哥的「選擇性失憶」竟然靠眨眼來表達,這種演技有別於在「撳釘華」角色那種粗獷,而是「含著欖核」的細膩。陳導演謙虛地說,這些都是演員的功力,自己只是提供一個平台,讓演員自由發揮。

至於選角方面,陳導演坦言,譚耀文是他早在2017年就鎖定的「命定男主角」,而姚樂怡則是因為一張泳衣照勾起回憶,陳導演覺得她的「淚汪汪眼神」能為角色加分,於是一拍即合。

真的很高興可以與陳大利導演暢談,這場訪問不只是談電影,更像是一場文化交流。陳導演說得好:「文化創作,不是看你喜不喜歡,而是你有沒有用心。」而我們觀眾,也不只是看戲,更是在支持一種本土精神,一種拼命三郎式的堅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