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
2019-12-03 04:30:00
日報

天氣轉冷須防胃病又發

分享:

進入冬季,天氣轉冷,稍有不慎,有胃病者,胃痛、脹滿、噯氣、胃酸倒流等症狀常又出現或加重,胃痛是胃病最常見症狀之一。
 

中醫學認為,胃痛是指以上腹胃脘部近心窩處疼痛為主症的病證。胃痛的發生,主要由外邪犯胃,飲食傷胃,情志不暢和脾胃素虛等導致胃氣鬱滯,不通則痛;而素體脾胃虛弱,運化失職,氣機不暢或中陽不足,失其溫養,胃痛亦會發生。

中醫對胃痛辨證有虛證實證的不同,寒邪、食停、氣滯、熱鬱、濕阻、血瘀等因素所致的胃痛為實證;脾胃虛寒、胃陰不足等因素所致的胃痛為虛證。因胃痛發生病機複雜,病情反覆,臨床以虛實挾雜證居多。

在外邪犯胃中寒邪犯胃較為常見,天氣轉冷或室溫較低,貪涼飲冷或過食性寒涼之食品,寒邪經體表胃經入侵或直接犯胃;素體脾胃虛弱者,更難抵御寒邪內犯。因此天氣轉冷,防寒是防胃病復發或加重的重要一環,而中醫從整體出發,通過中藥方劑、針灸及食療等綜合調治,對胃病防治有傳統特色和經驗。 

​​​​​​​(以上資料只供參考,若有疑問,請諮詢註冊中醫師為宜。)

adblk5


作者為香港浸會大學中醫藥學院臨床部高級講師黃志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