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
2025-09-25 04:30:15
日報

沖劑 煲藥 中醫劑型何止兩種

分享:
沖劑 煲藥 中醫劑型何止兩種

沖劑 煲藥 中醫劑型何止兩種

中藥製劑有不同形態,滿足不同病情需求。傳統與現代劑型各有特點,以下重點介紹丸、膏、湯三種常見傳統劑型,並比較現代常見的即溶沖劑、口服液等新型劑型。

丸劑:丸劑是將藥材細粉或提取物與適宜輔料(如蜂蜜、水等)混合,製成球形固體。丸劑體積小,服用與保存方便。藥效釋放緩慢、持久,適合慢性或須長期調理的疾病。常見如六味地黃丸、保和丸。

膏劑:膏劑將藥材提取物與蜂蜜或油脂等基質混合,製成半固體。膏劑多用於外用(如軟膏、貼膏),也有內服膏方。具有作用持久、局部療效明顯等特點。常見如外用的紫雲膏、跌打膏布,內服的龜苓膏、枇杷膏。

湯劑:湯劑即將藥材加水煎煮成液體,服用方便、吸收快、療效迅速,適合急性或重症。缺點是需現煎現服,不易保存,攜帶不便。

隨現代技術發展,出現了即溶沖劑、口服液等現代劑型。

即溶沖劑:將中藥濃縮成顆粒粉末,沖水即服。攜帶方便,解決湯劑煎煮繁瑣的問題。
口服液:中藥提取液經現代工藝製成,劑量準確、服用便捷,如藿香正氣液、生脈散口服液。 

總結而言,傳統劑型強調個體化、療效持久或見效快,現代劑型則著重便捷與易於服用,兩者各有優勢,能滿足不同患者的臨床需求。 

adblk6

作者為香港防癆會—香港大學中醫診所暨教研中心(南區)註冊中醫師蔡承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