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 Block Ad Block
健康
2019-09-06 05:15:00

尿道炎後檢查不可懶

分享:

「凡事求因」是我們平日處理困難和問題的根本態度。在醫學上,這也是醫生的治病根本態度。對於小孩子的發燒,尤其是嬰幼兒也是十分重要的。因為必須找到病源才可作出針對性的治療。其中,尿道炎是我們經常遇到的情況。
 

尿道炎是指由輸尿管到尿道的細菌感染疾病。小孩子一般並不會有小便的不適,但會出現發燒、不安和腹部不適。這些病徵都不是很特別,所以在很多孩子不適的情況下,醫生會針對化驗孩子的小便。


說到底化驗小便,我們必須收集「高質素」的小便樣本。如果只作篩選用途,可以用黏貼尿袋的方法。因為這個方法快捷和不會不舒服。若果由這方法收集的尿液樣本發覺異樣(例如出現白血球和或紅血球),就要用另一個能夠採集更乾淨樣本的方法。其中兩個是直接在下腹用針穿刺,及用尿管在膀胱採集。如果這兩個地方採集的樣本有問題,真正尿道炎的風險便很大,並需要馬上開始治療。


當尿道炎被確診之後(細菌培養陽性),更重要是評估有否先天性的結構毛病。一個假設是正常的嬰兒不應該有尿道炎,而有的話,就很可能有先天性結構不完整所致。故醫生會安排腎臟超聲波、腎臟核子掃描和尿道炎造影。這些檢查總會涉及入院和令孩子有不安的情景,所以有父母會拒絕進一步的檢查。這是絕對不鼓勵的,因為若不再復發只屬僥倖。萬一復發,除了孩子不適之外,還會有多一次令腎臟受傷的風險。而在未完成所有檢查及結果確保正常前,醫生都會先處方低分量抗生素去預防復發。


連醫生也不敢掉以輕心,父母怎可以大膽不跟進醫生的檢查建議呢?若所有檢查都呈現正常,那麼這次真的「求不到因」。盡了力便算,不用計算。起碼孩子是安全的。


作者為兒科醫生

請接受以下私隱政策及免責聲明,以示你同意am730內之私隱政策及免責聲明。了解更多
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