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 Block Ad Block
健康
2019-08-09 05:15:00

發燒時抽血檢查的是甚麼?

分享:

有經驗的父母都知道,孩子在一歲前便會開始生病,多數是傷風感冒。如果家中有哥哥姐姐的話,就會更早生病。小病可以在家中休養生息,而病徵較嚴重時,就有可能要到醫院作進一步的檢查和治療。化驗室的檢查主要包括驗血和驗尿。驗尿的目的大概較容易理解,那麼驗血項目是代表甚麼呢?


一般驗血可分為三種:血細胞、生化指數和微生物檢查。
血細胞檢查:
主要包括紅血球、白血球和血小板。在感染的層面,白血球的數量和不同白血球的比例對醫生有重要的啟示,包括感染的嚴重性和病原體的類型。有些感染也可同時影響紅血球和血小板的數目。所以在評估時,醫生會一併去思考,並非只看報告上或高或低的指標。


生化指數:
主要包括肝功能、腎功能、血糖、發炎指數、肌肉酵素等。這些指數除了有個別的特性外,總體上代表身體內部受壓的情況。例如發炎指數很高,而且肝酵素上升,就算不是肝臟直接被病原體攻擊,也代表是次的感染程度頗為厲害。


微生物檢查:
主要找出致病原因,方法包括培養病原體和抗體快速測試。前者也是我們所講的「種菌」。另一方面,有時候也需要在顯微鏡之下看看有否奇怪的微生物存在。例如在血液中瘧疾的蟲。它可引起長期周期性發燒、發冷和肌肉劇痛。
除了以上的基本檢查外,醫生還會視乎個別的情況作基本化驗。但是,醫生不同意「大包圍」的化驗思維,所以有機會在首次化驗後,再要抽血化驗。所以,父母毋須因為醫生提出再抽血而感到不耐煩,最重要是找到原因及能夠對症下藥。    作者為兒科醫生

請接受以下私隱政策及免責聲明,以示你同意am730內之私隱政策及免責聲明。了解更多
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