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放下執念 正如卸下脂肪瘤包袱
早前筆者遇見行醫生涯上,目前為止最大的良性脂肪瘤,背後故事更令人領悟到學習「放下」的功課。話說患者是一名中年女士,早於十年前,她已發現右手上臂後方的皮下,人稱「拜拜肉」的位置,長出一個柔軟的腫塊,且愈來愈大,連平日揀選寬袖上衣,來遮掩患處於人前,都花費不少心神。由於當時她正值事業與家庭拼搏期,而腫塊經家庭醫生臨床診斷後,被告知為良性脂肪瘤,故此她任由它掛在臂上,成為身上的「一塊肉」。
直等到她年過五十,當仕途遇上樽頸,加上孩子長大後不用掛心,她才覺醒過往一直輕視健康,故此前來求診。筆者只見那脂肪瘤位於皮下,直徑逾20厘米,宛如胎兒般的大小。幸好在細問之下,它依舊不痛且未有變大,病徵與惡性脂肪肉瘤不符;再經磁力共振檢查後,也未發現惡性腫瘤之特徵。然而最準確、可排除惡性腫瘤的診斷,卻是切除腫瘤組織來化驗,故此筆者建議她及早接受切除手術,最終她亦決心卸下多年來的包袱。
其實脂肪瘤是最常見的良性腫瘤,每一百人中就有一位會發病。它由脂肪細胞增生所致,成因不明,卻與肥胖和體脂比例無直接關係。按其位置可分為皮下、肌肉內和肌肉間三類,當中以皮下脂肪瘤較容易被察覺。本身屬良性的脂肪瘤,理論上並不會變異成惡性,病人可選擇觀察或切除它;只是某些生長速度較慢的脂肪肉瘤或非典型脂肪瘤,有時候或會被誤診為良性而已。但如果良性腫瘤愈來愈大,妨礙關節活動,甚至擠壓四肢內的神經或血管,那麼及早將之卸下,交由骨科醫生割捨,也總好過終日掛在心頭,久不久便自行量度大小,或在每天洗刷肌膚時,任由肥皂泡在它表面滑過。
誠然世間萬物,絕大多數都沒有非黑即白之分,正如脂肪瘤本屬良性一樣。但當這些良性或中性事情(諸如工作和金錢)被不斷放大,卻又不願放下,就會變成心靈上自我膨脹的腫瘤。如此「念念不忘」的執念,結果往往不是「必有迴響」,而是耿耿於懷,最後鬱鬱而終。
既然長於身內的脂肪瘤,該割捨的時候便須割捨,更何況是那些帶不走的身外物?無論是視為己出的小本生意,還是視為身上一塊肉的人際關係,該放下的時候就理應放下。唯有懂得及時放下,方可重拾身心健康!
作者為骨科專科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