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 Block Ad Block
健康
2022-06-20 14:54:28

新型治療現轉機 及早計劃與癌同行

分享:
保險

癌症在香港是頭號殺手,從以往「聞癌色變」到現時癌症已非絕對不治之症,這對大眾而言固然是喜訊,惟患癌數字屢創新高的現象仍然值得關注。據醫管局在2021年底公布的最新癌症數字顯示,2019年本港癌症新症較2009年上升35%,錄得超過3.5萬宗,換言之平均每天就有96名香港人確診癌症,情況不容忽視。

雖然整體癌症發病數字上升,但死亡率有所下降,存活率上升,反映了醫療進步和及早檢測的功效。近十多年間,標靶藥物的出現和普及為癌症患者帶來轉機。以本港最常見的肺癌為例,57%患者確診時已達第四期,單靠化療,中位存活期僅為8至12個月;至於接受新型治療患者,存活期則可望增至18至38.6個月,個別患者存活期甚至更長。

標靶藥物的針對性能減少患者其他器官受副作用影響,常見副作用包括皮疹、腹瀉等,對病人日常生活影響相對較小。當然,最終的治療方案需要基於癌症的診斷,包括病理報告、影像報告,治療目標等而決定。此外,新型化療藥物及電療技術等,在提升療效的同時亦可減少副作用。加上近年免疫治療的出現,透過增強免疫系統功能,促使免疫系統重新辨認癌細胞,並將之消滅,同樣為中晚期病人帶來生機。

不過,新型治療方法增多,治療和復健時間延長,醫藥費亦自然會增加,患者和家人有可能需要面對沉重的財政壓力,在癌症治療路上難免有所憂慮。患者的家人應多與患者溝通,並與醫護一起協助患者積極接受治療。未雨綢繆,在健康的時候亦應好好計劃未來,特別是退休後的醫療開支及生活保障。

註:本文及其內容不代表作者或宏利香港的任何醫療或專業建議。如有需要,讀者應尋求獨立的專業醫療建議。

作者為宏利香港首席醫務總監顏曉婷醫生

Ad Block
請接受以下私隱政策及免責聲明,以示你同意am730內之私隱政策及免責聲明。了解更多
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