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
2025-07-29 04:29:45
日報

暗瘡與玫瑰痤瘡:深入探討與辨別

分享:
暗瘡 玫瑰痤瘡

在診症中,許多患者常混淆暗瘡與玫瑰痤瘡。雖然兩者都會影響面部外觀,但其成因、臨床表現和治療方法大相逕庭。了解這些差異對正確診斷和治療至關重要。以下詳細解釋暗瘡與玫瑰痤瘡的臨床表現、病因及治療方法。

臨床表現

暗瘡(acne):常見皮膚病,表現為粉刺、丘疹、膿包、結節和囊腫,多見於青春期,但也可能影響成年人,尤其是女性。

玫瑰痤瘡(rosacea):慢性炎症性皮膚病,特徵包括面部潮紅、紅色丘疹(類似暗瘡但不含膿)、明顯血管(紅血絲)及對熱、辛辣食物和護膚品的強烈反應,多影響中年女性,並可能伴隨眼部不適(如乾澀、發紅)。

adblk5

病因

暗瘡:主要由激素變化(如青春期、月經、懷孕)引起,雄性激素增加刺激皮脂腺分泌;毛囊堵塞使死皮細胞與皮脂混合;痤瘡丙酸桿菌感染引發炎症;家族史也增加發病風險。

玫瑰痤瘡:病因複雜,無單一原因,常被認為與遺傳、環境因素(如紫外線、極端氣候、熱量、刺激性食物)、蠕形蟎孳生或免疫反應過度有關。

治療方法

暗瘡:包括外用藥物(如過氧化苯甲酰、維A酸類藥物、抗生素)、口服藥物(抗生素、口服避孕藥、維A酸)及激光/光療法,旨在減少炎症。

玫瑰痤瘡:治療與暗瘡類似,因均涉及炎症,但另包括針對血管的藥膏或激光,以及專門控制蠕形蟎孳生的藥物。具體方案須由醫生處方,以免混淆。

暗瘡與玫瑰痤瘡的正確診斷,對選擇合適治療方案至關重要。若對皮膚狀況有疑問,建議尋求醫生意見,以獲得正確診斷和治療,提升生活質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