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中醫內科學,常把便秘分為實證便秘和虛證便秘,而氣滯型便秘是實證便秘中的其中一種,臨床上較為常見,其主要症狀有大便秘結,欲便不得,噯氣頻作,胸脅痞滿,甚則腹中脹痛,納食減少等。
產生氣滯型便秘的主要原因有情志失和,憂愁思慮。從中醫病機分析,情志不舒,每致氣機郁滯,大腸傳導功能失職,產生便秘。針對病機,治氣滯型便秘治法為,順氣行滯通便,代表方為六磨湯,方中主要含有枳實等五味理氣藥和一味通裡攻下藥大黃,藥物的相互配伍實現全方順氣通便的藥效。
由於便秘的出現常常是一個慢性過程,反覆出現,因此除根據個體辨證的不同對方劑作加減外,亦重視綜合的調治,注意解析氣滯型便秘產生的原因,幫助患者解除顧慮,讓心境暢快。在飲食上除注意飲食均衡外,亦應注意從食物的選擇和搭配上,幫助建立有助緩解便秘的飲食方案,為通過食療而鞏固療效打下基礎。此外,久坐不動亦是產生氣滯型便秘的常見原因之一,應注意糾正。
(以上資料只供參考,若有疑問,請諮詢註冊中醫師為宜。)
作者為香港浸會大學中醫藥學院中醫臨床副教授黃志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