究竟所有痛楚是否都一樣呢?又可否借用朋友稱「好掂」的止痛藥,幫助自己減痛呢?
就疼痛的來源作分類的話,大致可分為來自關節、骨骼、肌肉、軟組織及內臟等部位的疼痛,以及因神經系統受傷而引發的「神經痛」。人體的神經結構與電線有點相似,湊巧的是,間中有神經痛病人也說,當病發時,患處就像觸碰到電流般,出現麻痺、刺痛甚至被電殛的灼熱感覺。
臨床上,較常見的神經痛種類,包括三叉神經痛、坐骨神經痛、糖尿病引致的神經痛,以及因帶狀疱疹而引發的「生蛇」神經痛等。神經痛發作時,可能無任何預兆,例如在夜深熟睡之際,突然被一陣電灼感覺痛醒。久而久之,病人的情緒亦會因此變得焦躁。
醫生可透過不同類型的止痛藥、射頻或微創植入神經刺激法,幫助病人減痛。但是一般的止痛藥如撲熱息痛,對神經痛是無效的。
現已有一些有效但副作用少的神經線痛藥如普加巴林和SNRI(血清素及腎上腺素調節劑)類藥物供選擇。對於「生蛇」病人,也可以選擇搽上局部麻醉劑以減輕痛楚。在正確使用合適的藥物下,必能藥到病除。
作者為麻醉及痛症科專科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