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懷孕的婦女都疑惑是否需要清胎毒。部分甚至誤會胎毒是胎兒有毒會引致母親生病。
中醫所指的清胎毒是指初生嬰兒的一些症狀或不適,是和懷孕期間母親的身體狀況有關。比如母親懷孕期間過分進補或進食辛辣之物,致使體內熱盛,胎兒就會有積熱,在初生階段較容易出現濕疹和睡眠欠佳等情況。所以應該說是母親影響了胎兒而不是胎兒有毒。
醫書中清胎毒有不同的處方,但都是以煎煮清熱藥物餵一小匙予初生嬰兒。但初生嬰兒臟腑稚嫩,非必要不進食藥物,特別6個月以前的嬰幼兒,一般不餵奶以外的食物。現代的清胎毒是建議懷孕後期的婦女進食清熱食物為主。希望可以減輕體內熱象,預防胎毒。坊間常用的綠豆或豆腐花都可以,孕婦應視乎自己體質選擇或諮詢中醫師。
孕婦如果出現皮膚油膩分泌過盛、大便不通暢或煩躁等症狀,又或本身有濕疹可考慮清胎毒。一般無以上症狀的孕婦只需注意孕後期飲食不適宜過於進補,保持清淡飲食就可以。特別是孕前體質屬氣血不足的婦女應該諮詢醫師意見。因為除要考慮小孩出世後的情況外,媽媽生產時都需要大量氣血,產前過於清熱可能會影響產程。作者為香港防癆會中醫診所暨香港大學中醫臨床教研中心(香港仔)醫師林平方中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