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藝員離巢指責TVB刻薄,斥「一年一騷」是不平等合約。
TVB藝員離巢人數愈來愈高有眼皆見,現在幾乎每個月都有一兩個人「脫無」,如果馬會開盤估「Who’s next」,應該都幾多人願意落注。
最近的「脫無者」之中,最矚目的一定是孫慧雪,效力無綫18年,從來未做過 主角(女二、女三都未試過,遑論女一),只能徘徊在三、四線,不受重用。但因為甚有觀眾緣,亦一直有好好經營自己的社交平台,所以多數人都覺得她沒有大台庇蔭都一定搵到食,肯定不會餓死(其實她有個富貴老公,相信沒有幾個人真的會擔心她的生計)。
可是,現實中不是每一個藝人都可以好像孫慧雪一樣「走得風光」,有些人踏出電視城的一刻是徬徨無助,彷彿人生失去了所有依靠。
這些人多數都是難忍轉改「一年一騷」合約,為TVB效力了數以十年計的綠葉演員。
為免有讀者未曾聽過「一年一騷」,還是要略略講講這個合約形式。「一年一騷」說的是合約裡面,大台只確保藝人每年最少做一個騷(半小時節目內亮相至少一次當作一個騷),額外的騷就按次數計算酬勞,而合約期間藝人不可接其他電視台的工作,接洽商演等其他工作時,亦必須以TVB工作優先,不但沒有每月底薪,更沒有強積金和醫療津貼。換句話講就是TVB用「雞碎咁多」就將藝員綁死在公司。
開火炮轟過「一年一騷」的藝人不計其數,有些人直指單靠TVB份糧難以維持生計,有些則怒斥合約踐踏演員尊嚴,是不平等條約。出名正義感爆棚的李國麟,曾經為同事抱不平,話一與TVB簽這款合約就等於要借錢度日,而他最近亦避不過這個厄運,遭公司要求改簽「一年一騷」約,他最後因為不想被視為可有可無之人,選擇不續約。
多數人會覺得,TVB不近人情,一個演員勞碌半生為你賣命,最後竟然落得如此下場,但我會覺得這個安排已經「算係咁」。
早幾日,入戲院看了簡君晉執導,余香凝、姜大衛和林保怡主演的新片《白日之下》,有幾句對白特別深刻,不是說在facebook洗版的「你覺得十年之後,仲有冇記者?」而是講緊「鮑姐」鮑起靜一句「人老咗就係包袱」。這看似「難聽過粗口」的說話道破了現實,證明由細聽到大的「家有一老,如有一寶」只是一句自欺欺人、假大空的口號,實際上我們就是覺得老人家是負累,送他們入院舍,將孝順外判出去,「冇眼屎乾淨盲」。TVB不是開善堂,更不是安老院,它打開門做生意,有錢賺先最緊要,覺得你對公司沒有太大用處,就開份明知你好大機會不會簽的合約,將最終去留的決定權交回給你。一切明買明賣,白紙黑字寫得清清楚楚,簽就簽,不簽就不簽,起碼不會用「為你好」的名義,威逼利誘你住「集中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