娛樂
2017-03-17 06:00:00

為甚麼要看大台電視劇 《When We Rise》

分享:

ABC這個一連8集、講美國同志平權運動的迷你劇《When We Rise》,以Cleve Jones這位平權運動推手的同名回憶錄改編,雖然劇集推出後,評價不算高,IMDb才得7分,因為題材講LGBT平權,作為大台ABC竟然會pick up,看到求變的心,頭兩集還是由Gus Van Sant執導,點都要看個究竟。


並不「教育電視」
睇晒8集,有劇評覺得太過「教育電視」,但對於一個遠在香港、沒有投身過這場運動的人來看,倒沒有太大的說教感覺,反而覺得很具體、很人性。劇集以3名人物為重心,回憶錄作者Cleve Jones是男同志,生於Arizona一個中產家庭,爸爸是心理醫生,還要是當年七十年代以電擊治療同性戀那種主流看法的醫生,當兒子向父親come out,老竇迫個仔「不要放棄治療」,兒子當然不從,決意隻身到三藩市開展新生活。另外兩位主線人物──生於紐約保守家庭的Roma Guy,在紐約主流的女權組織待不下去;黑人軍人Ken Jones,飽受膚色及性取向雙重壓逼;3人之後都在舊金山相遇,成為平權運動的一分子及畢生的戰友。


處境細緻真實
這是一堂長達四十多年的美國平權運動歷史課,雖然重心在LGBT平權,但男女平等、種族歧視的問題都有涉獵,而且,透過一個個真人的生活遭遇帶出像Roma這位女權分子,但她愛女人的性取向,也不為主流異性戀的婦女團體接納,不過她沒有採取逃避方法,反而是正面回應,最終聯同女同志組織,向主流婦運組織come out及施壓,迫使她們正視問題。Roma本身作為白人女性,在組織中也面對黑人女同志對white feminism的質疑,這些處境描繪得好細緻及真實,不是我們在新聞或紀錄片看到般,只有一段段遊行印象。 

adblk5


多重壓迫
劇中對於黑人軍人Ken Jones的描繪更深刻,直頭有好多淚崩位。作為黑人,已是一種壓逼,作為黑人同性戀者,二重壓逼,還要身處軍隊中,要掩飾真實的自己,簡直是非人生活。他從偷偷摸摸到挺身而出,為黑人和同志爭取平權,中段被AIDS奪去愛人生命而消沉墮落,之後再企番起身,還有對信仰從質疑、絕望再回復信念的過程,一步步走過來,那種對信仰、信念的反覆思考及實踐,即使我不是教徒也看得很投入。若果能放下偏見、成見(如果有),看完這8集,大家的同理心仍然無法給喚起的話,真是「唔知可以再講乜嘢」好了。對於美國人來講,重新visit這段歷史,在「當奴侵」上台的今日,更有深刻意義:這些前人以血淚爭取回來的權利,並不是那麼take it for granted,隨時有可能失去,若我們不警惕的話。

adblk6
1972至2015年長達四十多年的同志平權運動歷史,以短短8集篇幅交代,其實可以拍得更長、更細緻一點。 飾演少年Roma及Cleve的演員Emily Skeggs及Austin McKenzie,表現不比成年演員遜色。 冒著給警察毒打危險,也要上街悼念因愛滋病死去的同志,是真實歷史,啟發男主角Cleve之後發起多年的AIDS Memorial Quilt Movement,逼使時任的總統克林頓也要現身支持。 《When We Rise》宣傳海報。 飾演成年Cleve的Guy Pierce,成名甚早,代表作品有94年扮裝同志題材的《風塵三絕》(The Adventures of Priscilla, Queen of the Deser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