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 Block Ad Block
新聞
2022-06-10 04:31:43
日報

「錢」進ESG

分享:
「錢」進ESG

「大家減齡」項目總監魏志煒先生(左)與基督教家庭服務中心代表出席捐贈儀式。

面對氣候變化,全球著眼可持續發展,如今經營業務,除了追求EPS(每股盈利),亦越趨重視ESG(環境、社會、管治)。過往公司提倡企業社會責任(CSR),主要以社會公益活動為多,例如:慈善捐款、提供贊助、參與義工服務和教育項目等。不過隨著全球經濟急速發展,企業排廢、資源短缺等環境問題隨之衍生,令CSR由「責任」逐漸演變為「使命」甚至「價值」。

在2019年,美國商界組織Business Roundtable發表聲明,重新定義企業使命不再以股東利益為唯一依歸,企業決策需一併考量所有持份者,包括員工、消費者及社會。其中Amazon、Apple、Coca Cola和Citi等美國巨企CEO均有份參與聯署,該項舉措迅即引起各國對ESG的關注。

綠色及可持續發展已成為全球共識,去年香港管理專業協會(HKMA)和香港社會創投基金(SVhk)合作建立「使命商業」(Business with Purpose)平台,在商界致力推廣ESG使命。作為HKMA可持續發展委員會委員,我樂見計劃至今已獲31間企業簽署響應,其中包括:太古地產、信和集團、中電和恒隆地產等,承諾將ESG元素融入業務營運中。

實踐社會使命並非流於口號,如在上月簽署承諾的中銀人壽,旗下「大家減齡」健康平台再推抗疫計劃,會員合力減齡達20萬歲,然後由集團捐出5千包食米予大型捐贈平台「Share for Good 愛互送」。集團在上月更獲《明報》頒發「卓越社會公益企業大獎」,以表揚公司於ESG和可持續發展工作的表現。面對近月食品價格飛升,中華煤氣上月推出總值1千萬元的餐飲券計劃,預計可惠及全港5萬個家庭。

除了是一項使命,以往被視為「付出」的ESG亦成為投資新貴,可持續投資產品相繼興起,各大評級機構亦陸續發展ESG評分系統。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當然緊貼市場走勢,例如政府在四月首推綠色債券;而恒生指數公司上月則推出「恒生氣候變化1.5°C目標指數」,以推動本地綠色金融。踏入後疫情時代,大眾加倍關注可持續發展,期待更多企業加入綠色賽道,令商業和社會雙雙共贏。 前恒生銀行總裁高級顧問,達人傳訊創辦人。隔周五刊

Ad Block
請接受以下私隱政策及免責聲明,以示你同意am730內之私隱政策及免責聲明。了解更多
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