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搖滾芭比》終於能在香港演出,見證了香港是藝術的自由空間。(作者提供)
當一個頭戴金色假髮、濃妝艷抹、披上鮮紅乾濕褸不斷露肉兼講粗話的鄭君熾走上台前,我嚇儍了眼,這是《大狀王》中溫文爾雅的鄭君熾嗎?他豁出去了。他親自填詞、擔綱主演的是演員夢寐以求、向十級難度挑戰的狠角色——音樂劇《搖滾芭比》(Hedwig and the Angry Inch)主角:東德變性搖滾歌手Hedwig。
《搖滾芭比》講述Hedwig的荒誕與悲喜人生,探討性別認同、創傷、自我和解等議題。自1998年首演以來,轟動世界,這樣的題材極具前衛性,挑戰主流對性別二元的分野,成為酷兒文化的經典作。此劇獲獎無數、風靡歐、美、澳、日、韓。但三十年來,此劇從未在香港演出,更遑論在內地。今次在西九的自由空間首演,叫好叫座,爆滿兼要加場,見證了香港突破了道德枷鎖,藝術上締造真正「自由空間」。
《搖滾芭比》不是嘩眾取寵的綽頭之作,故事核心是關於「尋找完整的自己」——這種對歸屬感與愛的渴望,跨越性別與文化界線,引發廣泛共鳴。當Hedwig獨唱她/他變性手術失敗,胯下只剩下可恥的而令人憤怒的一吋,令她變成非男非女,不斷被情人背叛的悲劇人物。
此劇是搖滾與劇場的完美融合,作曲家Stephen Trask將華麗搖滾(Glam Rock)、龐克、民謠等風格融入劇場音樂,歌曲如〈Origin of Love〉〈Wig in a Box〉〈Midnight Radio〉兼具藝術深度與傳唱度,打破傳統音樂劇的框架。
必須一讚是本劇高低起伏、靈活多變的舞台設計, 劇中以Hedwig的樂隊「The Angry Inch」現場演出形式呈現,模糊了戲劇與搖滾演唱會的界線,創造獨特的觀演體驗。加入即時攝錄再投放在屏幕上,加強視覺的震撼力。
單憑演出《搖滾芭比》,鄭君熾已經超越了我今年所看所有演員。他兼具演技、歌唱、搖滾舞台魅力,甚至即興互動能力(打破第四面牆與觀眾對話)。這種超高難度表演,香港能勝任的我想不出有第二個。
情感的拿揑上,Hedwig既是喜劇性的誇張人物,又充滿悲劇底蘊,他必須在荒誕與脆弱間取得微妙平衡,令人既愛且憐。
同樣不能忽視的是香港演藝學院𤔡慶祝40周年而集合六大學院之力,創作的音樂劇《我佛無著經》。
此劇挑戰傳統的定見:唐僧和三個弟子花16年光陰,歷盡千辛萬苦取西經。最重要的不是抄寫在紙上的經書?而是銘刻在人心上,一段段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唐僧也醒悟過來,低聲唱:「希望化作花雨,陪弟子夢月華」,歌詞美麗而感人。
這兩劇見證了香港在音樂劇的創作上,交出了亮麗的成績。期望有一天,香港變成東方百老匯,夜夜笙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