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抗戰勝利八十周年為契機 強化香港愛國教育與青年認同
今年是抗戰勝利八十周年,這一歷史節點為香港深化愛國主義教育、增強青年國家身份認同提供了重要契機。近期山東艦訪港,參觀名額頃刻告罄,一票難求,社會熱情高漲,眾多市民守候岸邊,遠眺山東艦駛過維港,只為一睹國家強軍風采。這場展示國家軍事現代化成就的活動,不僅凝聚了香港與內地的血脈之情,讓香港民眾近距離感受國家軍隊建設成果,更顯著增強了民族自信與自豪感,也為今年香港的抗戰勝利紀念活動帶來深刻啟示。筆者認為特區政府可從多維度著手。
一是深化歷史認知與區域協作,積極構建大灣區紅色文旅協同體系,將本地的抗戰主題館納入粵港澳大灣區博物館聯盟,定期開展抗戰文物借展巡展活動。此舉旨在讓香港市民,尤其是青少年,更全面、深入地了解抗戰歷史,切身感受先輩的英勇抗爭精神,深刻體會國家今日繁榮強盛的來之不易。
二是整合資源與科技賦能,特區政府應加強跨部門協作,深入挖掘本地紅色旅遊資源,並融入人工智能及創新技術,打造具香港特色的紅色旅遊路線。例如,將香港抗戰時期的歷史遺跡和故事融入旅遊路線,推出本港博物館專屬App或小程序,開發線上紅色展館,為遊客提供沉浸式參觀體驗。通過創新展覽方式突破時空限制,有效吸引更多青少年了解紅色歷史,增強其國家認同與民族歸屬感。
三是歷史補遺與精神傳承,抗戰時期,東江縱隊港九獨立大隊為華南地區抗戰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然而,香港社會對此認知仍顯不足。值此紀念抗戰勝利80周年之際,為弘揚愛國主義精神,凝聚深沉家國情懷,特建議政府邀請健在老戰士及烈士遺屬或後代,出席官方紀念儀式,鄭重表彰其歷史功勳與犧牲奉獻,表達社會最崇高的敬意。此舉不僅是對歷史的尊重與補遺,更是傳承抗戰精神、強化國家認同的生動教材。
筆者認為,辦好抗戰勝利八十周年紀念活動,對提升香港市民,尤其是青少年的愛國精神和國民身份認同,意義重大而深遠。能在傳承歷史、弘揚愛國精神的道路上邁出堅實步伐,進一步夯實人心回歸的社會土壤,更為香港的長治久安及「一國兩制」行穩致遠奠定更為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