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城搶1.8萬億元商機 太空經濟人人有份?
抬頭望向星空,你可能覺得「太空經濟」遙不可及,那是中國航天或Elon Musk的領域,與你有哪些關係?但事實上,這場價值1.8萬億元的星際商機,早已悄悄滲入香港的科研實驗室、金融市場,甚至大家的日常生活。你又如何在這項以萬億元計的經濟價值上搶佔商機?一眾專家為你分析香港在發展太空經濟的潛力與機遇!
冇發射場 都可發展太空旅遊
雖然香港沒有火箭發射場地,但憑藉國際化定位、創新娛樂方面,只要發揮創意智慧,亦有能力成為亞洲太空旅遊樞紐!位於海南省文昌市的「中國文昌太空發射場」備受注目,且距離香港僅300公里,香港擁有全球頂尖的酒店管理、高質素旅遊產品營銷、高端活動策劃經驗,可打造一站式「太空旅遊前後服務」的尊貴體驗。在普羅大眾層面上,發展香港的創意產業如太空主題園區、製作太空題材影視作品及推出航空員的培訓營,以至網紅KOL拍攝太空資訊影片,亦有助向市民廣泛接觸太空文化。

文昌航天發射場是中國科技史上首個濱海發射基地,距離本港僅300公里,近年香港亦舉辦了一系列前往文昌觀賞火箭發射的旅行團。(圖片來源:當代中國)
保險、金融服務推動太空經濟
內地及全球推動新太空和太空產業的可持續發展,發射火箭、部署衛星投資龐大,而衛星在軌運行期間亦有機會出現故障等等,衍生專業保險與再保險市場,例如發射保險。此外,太空科技研發周期長,多元融資渠道能加速產業成長,例如吸引商業航天公司上市、家族辦公室投資太空初創。有太空科技專家表示,香港有強大的保險證券專業服務,亦在投資及金融科技產業表現優異,而且香港是全球三大國際貿易與商業金融中心之一,已具備成為全球新太空和永續發展中心的條件。

香港有強大的保險證券專業服務,亦在投資及金融科技產業表現優異,有助發展與航天相關的專業保險與再保險市場。(圖片來源: shutterstock)
研發港產月面作業機械人
根據本年度財政預算案,政府已在「InnoHK創新香港研發平台」(InnoHK)下成立了香港太空機械人與能源中心,目標研發一款多功能月面作業機械人,為嫦娥八號任務作出貢獻。事實上在今年4月,香港牽頭的「月面多功能操作機器人暨移動充電站」成功入選嫦娥八號任務合作項目,足見香港太空教創產業的成功。

「嫦娥八號」探測器模擬效果圖(圖片來源:國家航天局)
專家雲集 探討香港在太空發展角色
國家公布2050年太空科學發展路線圖,香港可以在這個太空藍圖中發揮重要作用。想知更多?團結香港基金早前舉辦了「團結卓爾論壇」,以「What is Hong Kong’s position in China 2050 Space Blueprint?」為題,邀請一眾專家學者,探討香港在《國家空間科學中長期發展規劃(2024-2050年)》中的角色,如何發揮資本及科技優勢 把握1.8萬億太空經濟價值。完整影片有得睇,一起「向上看」認識太空經濟!

彭澤邦先生、李嘉樂教授、柏坤霆教授、劉炳章先生、Mahesh Harilela以及團結香港基金總裁李正儀博士,起探討香港如何在國家太空藍圖中發揮重要作用。(圖片來源:團結香港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