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2025-10-06 04:30:36
日報

兩手空空,走出舒適圈

分享:
舒適圈

兩手空空,走出舒適圈

無獨有偶,最近一些商業演說邀請,客戶都想我分享如何走出「舒適圈」(comfort zone),因為時代變,如果自己一成不變,很易落後於人。

雖則我11年前從薪高糧準的「舒適圈」,跳進今日不知明日事的斜槓族,但我想,硬要在熟悉環境活了半輩子的人,霎時間大幅度轉變,幾乎沒可能,機會成本未免太大。我想,凡事不用太複雜,跳出「舒適圈」可以從生活細節入手。

消費模式上,我是一個忠誠度極高的人。出外用膳,慣常去兩三家餐廳,吃同一款菜式。我不覺得沉悶,因為我用慣了。直至有天,樓下開了一家新餐廳,丈夫雀躍地表示想一試,我說不了,因為不知是否好吃,別浪費金錢。

adblk5

丈夫接著回應:「如果唔好食,下次咪唔去,嘥都係嘥一個餐幾十蚊嘅錢。用幾十蚊來探索一個選擇,唔使死㗎喎!」就是那一次,我們發掘了一家非常好吃的餐廳。自此之後,我的膽子壯大了,本著「唔使死」精神,不斷挑戰自己的「舒適圈」,到不同的店,發掘到新事物的驚喜,比中伏的沮喪還要多。

最近,我再挑戰更大的「舒適圈」,就是不拿行李,一個人帶著背囊坐飛機去旅行。有些朋友堅拒一個人去旅行,因為怕悶怕危險、怕被人笑為孤獨精。但我多年前已打破心魔,更試過一個人坐郵輪,不用遷就人,想做就去做,很棒!

但我始終突破不到旅行不帶行李這習慣。一定要有直髮夾,否則我個頭變八爪魚;一定要有化妝品,否則我素顏變女鬼;一定帶熱水煲,因為中女飲暖水。直至有好幾次,我跟著名時裝設計師鄧達智一起參與海外交流團,不論旅程多少天,他只會瀟灑地帶一個小背包上機。當時我想,男人不用化妝弄頭髮,當然沒問題,但我後來想,女人為何不可?

女人的舒適圈,往往就是捍衛外表。但到海外,無人認識,我何必執著?因此最近一趟旅程,我不帶行李,只帶小背包。跳出舒適圈後,我輕鬆多了,亦確認沒有直髮夾是「唔使死」。

adblk6

由生活瑣事出發,你會發現跳出舒適圈並非難事。踏出第一步後,或有意外收穫。 周一見報 多媒體斜槓族:電視/電台/YouTube節目主持/司儀/傳媒公關培訓導師/作者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