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2025-07-11 04:31:39
日報

半年策略

分享:

曾幾何時,在企業裡會碰到十年策略規劃,當時年少的我感到十分震撼,深諳高層管理真的高瞻遠矚、能看通時代。回頭看,原來這只是一個特定時空的「歷史限定」產物。或許在可見未來,也未可再見。

當資本化遇上全球化,一個日本小鎮祖傳下來的美味拉麵,可以透過資本開廠量產,然後再募資做廣告、市場推廣,把產品賣到巴西的一個小村。就這樣,企業一直以雙位數速率膨脹,當競爭不大、市場就是整個地球時,可以做極長遠規劃,無論人才培育、供應鏈管理、市場開發,都可以在較能預知的狀態下,穩定地建立系統與制度。

時移世易,十年計劃慢慢減至五年、三年,相信今天說半年策略,大家感覺是比較現實。競爭變得激烈,顧客心態、市場或經營環境的多變,已不允許資金做太長遠的投資。地緣政治、貿易壁壘、加上人工智能的出現,都會加速機構以「短打式」的戰略生存。未來的淘汰賽,不是鬥大鬥強,而是考驗靈巧多變。

可是「短打」不代表「短視」,因為資源有限,更要看通時局,集中力量攻擊關鍵要害。做市場的,要找到可以viral式迅速擴散的產品;做管理的,要更懂得與外界協作,借力打力;做社會服務的,要多元發展收入來源,以應對越加複雜的社會問題;做政府的,要建立社會生態環境,讓不同持份者在同一政策軌道上貢獻。未來最長遠的策略就是一個字:變!

adblk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