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埃及文明大展
香港歷來規模最大、內容最全面的古埃及文物展,11月20日於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開幕,為其9個多月。開幕前一天,我有幸參觀了預展。250件來自埃及重要博物館和最新考古發現的珍品,大部分之前在上海博物館「金字塔之顛」展出過,時隔一年又能欣賞到這批奇珍,倍感親切。
展覽分為4部分:法老的國度、圖坦卡門的世界、薩卡拉的秘密和古埃及與世界,其中第四部分是香港獨有,展示古埃及與地中海文明的文化交流,與中國文物之間的對話,特別介紹了近年來中埃兩國在考古發掘和文化遺產研究的合作成果。
目前已知的古埃及300名法老中,最著名的應該是18王朝的圖坦卡門和19王朝的拉美西斯二世。一位是少年即去世,幾乎被歷史遺忘,卻在1922年考古發掘中,陵墓出土數千件稀世珍寶而為世人所知。一位是古埃及歷史上最偉大、最長壽的法老之一。而兩位法老只相差不到50年。
拉美西斯二世半身像以花崗岩雕刻而成,頭戴有條紋的內美斯頭巾,額前飾有聖蛇。它是王權的守護者,可向敵人噴火以守護法老。在拉美西斯二世68年的統治期間,曾把自己的名字刻在眾多前朝法老的雕像上,這種刪改挪用、抹殺前朝法老的做法名為除憶詛咒(Damnatio Memoriae),大概是古埃及一種不光彩的傳統。
圖坦卡門的巨像非常有感染力,面容年輕優雅,姿態服飾和莊重的神情均符合傳統准則。這尊巨像也曾被他死後的兩位繼承者所挪用。圖坦卡門和拉美西斯二世所處的新王國時期(約公元前1550-公元前1069年)是古埃及藝術與工藝發展的黃金時代。法老及王後的華美珠寶,凝聚了該時期金匠及珠寶匠的傑出工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