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望天打廣告
極端天氣發生頻率愈來愈高,昨日突然出現暴雨,在返回將軍澳途中遇到傾盆暴雨,難見前路。後來才發覺只算「小兒科」,朋友傳來港島南區的洪流片段,連重型巴士都有沖走威脅,難怪他不敢駕車外出應約。
天氣預測水平不斷提高,鄰近大灣區的天氣預報,會提前指出停雨或下雨的時間,而且相當準確。只是,科技和大自然的變化的速度仍有差距,撞上昨日迅速形成的超級雨雲,預警就非常困難。
在今次黑雨之前,颱風剛剛訪港,而且打的是10號波,距離香港只有50公里。這次懸掛最高級別的颱風,但市面沒有見到明顯水浸,有指當局在打風前出動了大批人手疏通渠道,保證去水速度,所以事後市面交通恢復得特別快。這次黑雨被形容是「偷襲」,令人慨嘆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天氣變化速度愈來愈快,似乎是要提醒人類不能隨便踐踏大自然。
每逢極端天氣,市民就特別留意媒體報道,尤其是電視。由於電視傳遞訊息迅快,加上翔實可信,成為公眾獲取重要消息最可靠來源。每次颱風,翡翠台和新聞台的收視率都會急升,在這個時候觀眾多數留在家中,心情會較為放鬆,所以也是宣傳的好機會。隨著極端天氣增多,似乎也有客戶留意到打風正是宣傳天,個別就會攝製以天氣為主題的廣告片,在天文台發出預警時就通知廣告部同事換上。古代智者望天打卦,現代宣傳大師望天打廣告,當觀眾看到這些配合天氣的廣告,感染力相應增加之餘,對背後策劃的推廣人員,都會多了一份讚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