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 Block Ad Block
新聞
2022-09-09 04:31:37
日報

榆林窟25號洞窟

分享:
壁畫 敦煌莫高窟

時隔四年,敦煌文物和多媒體展示又來到了香港文化博物館。這一次展覽的重點是一比一複制了榆林窟25號洞窟和北魏到明朝的文物雕像;其他的經變圖、臨摹絹畫也很精彩。

我上一次去敦煌已經近十年前,當時是去了不少洞窟,包括極其珍貴的莫高窟45號窟裏婀娜豐盈、瑩潤細膩的脅侍菩薩像。而在附近的榆林窟卻一直未能到訪,成為了念茲在茲的一件心事。

榆林窟25號窟是一座方形覆斗式洞窟,建於吐蕃佔領瓜洲的盛唐時期。主室窟頂壁畫大部分脫落;東壁繪密宗八大菩薩曼荼羅經變;北壁繪彌勒經變;南壁繪觀無量壽經變;西壁是進門,兩側分別繪文殊變、普賢變。所謂經變,是把佛經故事以圖像方式來表達,是向信眾宣揚和普及佛教教義的通俗手法。

北壁的「彌勒經變」,是依據《彌勒下生成佛經》繪製的,整鋪壁畫以彌勒三會為主體。龍華樹下彌勒佛倚坐說法,廣度眾生,初會度人九十六億,皆得羅漢果位。彌勒外披右袒袈裟,法華林菩薩和大妙相菩薩左右脅侍,天龍八部和聽法聖眾圍繞四周。彌勒身後是龍華樹,頭頂寶蓋的頂端是被多層蓮臺托起的摩尼寶珠,上方是須彌山。

南壁的「觀無量壽經變」,是根據《觀無量壽經》繪製的,中部畫面以雄偉壯麗的宮殿樓閣來表現佛教的淨土西方極樂世界,兩側分別以條幅的形式畫出未生怨故事和表現到達極樂淨土的觀想途徑「十六觀」。

在文化博物館的複製非常像真,觀眾沉浸在洞窟中,除了身處其中的感受,還能以多媒體內容來精讀理解經變圖的含義,是博物館展示方式的未來趨勢。

Ad Block
請接受以下私隱政策及免責聲明,以示你同意am730內之私隱政策及免責聲明。了解更多
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