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2025-08-26 04:30:22
日報

深刻反省優化流程 冀M品牌成優質文化符號

分享:
深刻反省優化流程 冀M品牌成優質文化符號

深刻反省優化流程 冀M品牌成優質文化符號

政府宣布完成M品牌的檢討,提出優化措施,未來對申請M品牌大型體育活動,甄選會更加嚴格,務求做到資源更加善用,公帑用得其所,為香港帶來更佳的經濟效益,今後M品牌會聚焦於國際賽事,持續打造香港成為國際體育盛事之都。

其實M品牌並不是甚麼新事物,只不過以往很多人只視之為一項申請活動資助的途徑,定位不夠清晰,今後在嚴格審批之下,應可提升M品牌的地位,使之成為一個有代表性的文化符號,代表優質的認證。這樣的M品牌,才會不負市民所託。

M品牌制度早於2004年11月設立,目的是扶植更多可持續舉行的大型體育活動,若獲M品牌認可,可得到政府資助及其他支援。以過去3年為例,共有54項獲M品牌認證的國際體育賽事在香港舉行,總資助額達6.24億元,金額不在小數,其中最受爭議的,是去年國際邁阿密CF表演賽事件,球星美斯最終缺陣,令人質疑審批M品牌的嚴謹性,是否只是小圈子的遊戲,導致公帑被濫用。雖然主辦方已撤回M品牌申請並退還一半門票款項,但事件無疑已損害了香港的國際形象。

adblk6

今次政府認真完成檢討,並提出一系列優化措施,是回應了市民的要求,不僅是一次普通的政策調整,而是吸取教訓後,對大型體育活動資助機制的一次深刻反省,由粗糙管理邁向精準投放。根據新措施,各項活動的資助上限將根據評分而定,由600萬至1,500萬不等,打破過往一刀切自動獲批1500萬上限的資助模式,並且為鼓勵主辦單位逐步尋求私人贊助,首3年的直接補助金會按年遞減。這樣的資助機制,對推動業界邁向產業化會起更積極的作用。

針對表演賽和邀請賽,大型體育活動事務委員會將會採用固定申請周期機制,即在同一申請周期(6個月)內收到的申請,將按各國申請的優勢一併處理和考慮,一般情況下同一周期只會揀選不多於三項表演賽或邀請賽,避免重複。申請機構更須在6個月前提出申請。相信這項新措施,是吸收了以往的經驗,從制度上避免多項同類賽事同期舉行,有助M品牌活動更具經濟效益。

新措施亦強化了監察和報告機制,主辦單位在活動舉行前最多只會獲發合資格配對付款的50%,文體旅局亦會自行進行現場審查等,必要時會調整最終發放的資助金額。主辦單位更須委託獨立專業機構就活動做調查,並提交報告評估活動的成效,包括入場人次和經濟效益等。這樣,應可更好為公帑資助把關。

但無論制度設計如何完善,都必須有人切實認真執行,才會達到政策效果。今次優化措施將於9月16日正式實施, 期望負責審批的委員會肩負重任,發揮應有的把關功能,令大型活動獲得M品牌的資助,就等同獲得優質的認證,長遠推動M品牌成為一個文化符號,代表有質素的國際體育盛事,而不僅僅是一個獲得資助的標籤。

adblk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