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特朗普圖逼美國的大學就範
大學是知識分子的集中地,而知識分子大都有一套自己信仰的價值觀,不輕易接受權勢的擺布。他們中不少人對社會有一定的批判能力,在社會上有一定的公信力。特朗普上台後,很快就發現,大學是反對其勢力的堅強陣地,對他的施政造成極大妨礙。所以他一直密謀,要收服這批潛伏在大學裡的知識分子;方法是要拿回大學的管治權,限制大學可以獲得的資源,並把那些不聽話的知識分子從大學的管理班子裡趕出去。
之前,特朗普已借大學內出現支持巴勒斯坦建國的示威,誣衊有大學校長支持反猶太主義,而逼使了個別大學校長辭職。隨後,他又借大學容忍性小眾在校內「張揚」,指責大學破壞美國的傳統倫理,因而削減對某些大學的財政撥款。然而,這些動作不能靠行政命令直接達到,而需要間接地透過校董會這類非政府組織去落實。特朗普覺得不夠爽快,因為並非所有校董會都肯接受政府的「勸告」。
這次為了對付哈佛大學,特朗普終於找到了更直接了當的方式,就是透過國土安全部取消大學招收外國學生的資格。這是國土安全部的法定權力,哈佛大學想透過向法院提告的方式,阻止國土安全部這樣做並不容易。有人以為早前馬薩諸塞州聯邦地區法院已判哈佛大學勝訴。事實並非如是,法院發出的只是一份臨時禁制令,要求國土安全部暫緩執行之前的命令,原因是這項命令可能對哈佛造成不可挽回的傷害,宜待法庭正式作出裁判後才執行。
再者,無論地區法院怎樣判,特朗普仍可以上訴至最高法院,那裡的法官大部分是支持特朗普的保守派。他們可能認為國土安全緊要過個別大學的利益。
此外,即使哈佛今次的提告得直,法院亦無法收回國土安全部既有的法定權力。特朗普仍可以巧立名目,借國土安全部難為其他大學,令他們煩不勝煩。要收回整間大學招收外國學生的資格或許不容易,但要收回個別外國學生來美留學的資格,國土安全部不提供理由也做得到。相信經此一役,很多美國的大學都會明白,甚麼叫做「民不與官爭」,在美國辦大學,就只能接受美國政府的管治。特朗普在任,就只能配合特朗普的施政要求。大學可以各有對策,但不能公開與政府對著幹。
教育是美國一項重要產業,可以為美國彌補在有形貿易上的逆差。此外,大學亦吸引了全球各國的高端人才,令美國大學的科研可以在世界獨佔鰲頭。然而,特朗普對此卻不懂珍惜,還肆無忌憚地加以操弄與破壞,導致很多前人辛辛苦苦地為美國積累起來的無形資產,短期內就被弄到煙消雲散。難怪金融市場裡有不少人擔心,只要特朗普一日在任,投資者都只好提前用腳投票,把資金撤離美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