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2018-10-17 13:00:00

科技戰下的芯片業

分享:

芯片業最重要的是IP Core,可想像成類似專利但驅動其他電子元件的接口。如HDMI,當主導機構訂立了LCD的行業標準後,全世界的平面電視生產商也要跟隨同一行業標準,涉及金額巨大。

一顆芯片由無數IP Core組成,掌握IP Core等於掌握電子業的法律。華為推出麒麟芯片以及小米研發澎拜芯片,就是為了自己組隊打破行業標準。因為技術的獲取不是單純收購,要確實地把對方行業Know-how過渡至自己團隊需要各方配合。否則像收購澳洲Lattice,國家直接行政干預便即時死亡。

標準制定後需要有平台和產品配合,即完整產業鏈支持。芯片不能單獨運用,需要電路板、微控制器、電子元件、操作系統、外型設計和內托設計配合。產品成型後則要有相關市場人員配合制定銷售方針和整體售後。意思是需要完整產業生態鏈。

例如美國英特爾生產處理器芯片,Nvidia做擴充芯片,IBM組裝成型,微軟做操作系統,西門子做工業應用,洛克馬丁做軍事應用。每間企業都有專攻,共建完整生態鏈。馬雲宣布成立平頭哥專攻芯片,意義明確。他已經是產品和平台的巨人,下一個挑戰的高度就是全球標準,訂立未來AI演算和量子芯片的法則。

adblk5

作者 : 蔡東聖 (Albert Tsoi),新民黨青委會副主席(政策)。平日喜愛蒲書店,對不同範疇知識思維有濃厚興趣。堅持以科學客觀理性思維探討問題本質。關注政策,期望為社會創造價值。

email:[email protected]  

facebook:https://www.facebook.com/nppyc/?fref=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