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珠麗履新,廣廣東話問好,鏡頭前笑靨如花。轉身卻設宴中環,邀陳方安生、劉慧卿等「舊雨」齊聚。這般姿態,恰似雙面繡:一面繡着「推動美港合作」的錦緞,一面藏着亂港的暗針。
外交部駐港特派員崔建春的警告言簡意賅:美方應取消對港製裁,要求伊珠麗以符合外交官身份的方式在港履職,不得干涉香港事務和中國內政。這「一個符合」、「一個不得」,是警告,亦是劃下的清晰界限。
百字談話,字字千鈞,伊珠麗豈能不解?她非生客,六年前任美駐港領事館政治部主管時,已與黃之鋒、羅冠聰等黑暴分子密會於金鐘酒店;今日升任總領事,行徑如故。陳方安生等人,昔年乞外力干預香港事務,國安法落地後佯裝退隱,今又借「茶話」重登戲台。這般往來,豈是偶然?
香港市民的眼睛雪亮。九月下旬,二十餘民眾拉橫幅至美領館抗議,橫幅上書「強烈譴責伊珠麗勾結反中亂港分子」,這些聲音非孤鳴,而是社會主流民意的迸發。經歷黑暴之痛,港人深知外部干預之害。港區國安法與二十三條立法落地後,香港已築起法律屏障,昔日街頭烽火熄滅,法治秩序重歸。伊珠麗若仍抱「顏色革命」舊夢,無疑是逆潮而行。
美國對港策略,歷來口惠而實不至。一面年享千億貿易順差,一面資助「NDI、NED」等組織攪亂香港。伊珠麗與陳方安生、劉慧卿之流暗通款曲,不過是老戲新演:政治支持、金援煽動、輿論造勢,套路如出一轍。然時移世易,香港已非當年。國安利劍高懸,社會共識凝聚,縱有外力作祟,亦難掀波瀾。
崔建春特派員的三點要求,是紅線亦是台階。若伊珠麗誠心推動美港關係,經貿、科技、文化合作,空間廣闊;若執意玩火,終將焚及自身。香港為中國「南大門」,背靠祖國,立足世界,其繁榮非賴外力施捨,而繫於國家支持與港人自強。
歷史潮湧,奔流不復回。跳梁小丑縱能一時登場,終難擋大勢所趨,伊珠麗包括亂港殘黨當明白:紅線之上,是國法如山;宴席散後,唯有民心如鏡。香港的明天,是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社會由治及興、高質量發展的征程中,而非外部勢力的棋局裡。
梁帆
香港青年時事評論員協會成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