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世界博覽會

世界博覽會
不少朋友到大阪參觀世界博覽會(簡稱世博),讓我想起當全職旅遊記者時,曾到日本愛知縣和意大利米蘭報導兩屆世博,算起來,已是二十年和十年前的事。
眾所周知,世博始於1851年倫敦的萬國工業博覽會,英國借此展示工業革命後的國力。經過百餘年演變,已從工業展示擴展至文化藝術領域,而1970年的大阪世博首次在亞洲舉辦,標誌其全球化里程碑。
自2000年起,固定每五年舉辦一次,該年德國的漢諾威世博以「人類、自然、科技」為主題;2005年愛知縣的愛.地球博聚焦「自然的睿智」,我至今仍保留著吉祥物森林小子的紀念品,那屆世博,日本汽車公司的機械人舞蹈表演雖略顯生硬,卻已叫人驚嘆,還有那位外形甜美的機械人服務員,回答問題有些混亂,與現今AI相比,真是科技一日千里。
2010年上海世博關注「城市,讓生活更美好」;2015年米蘭世博主題是「給養地球,生命的能源」。我印象最深是未來超市,只要指向水果,屏幕便顯示來自哪個農場,還有會場內的快餐店,是我首次體驗觸控屏幕點餐。
今年大阪.關西世博主題為「讓生命閃耀的未來社會設計」,持續半年至10月13日閉幕,我雖無計劃前往,說不定過段時間會想去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