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見朋友樂此不疲地「北上消費」,實在佩服。乘搭高鐵到深圳雖說方便,但在車站少不免一輪擠擁與輪候,而守禮的人實在不多,被人推撞或與陌生人靠得太近絕非我所願。
我並非反對別人北上消費,畢竟每個人都應該有選擇的自由,自己覺得適合、舒服便好。在剛剛過去的暑假,我就跟外子去了一趟珠海探望他的舊下屬,意外地吃了一頓滿意的晚餐,想跟各位讀者在此分享一下。
館子名「太艮堡毋米粥」,乃一家順德菜館。原來我們常說的「大良」,原寫是「太艮」,因為地名被豎寫而變成「大良」,實在有趣。
今次到訪,我們並沒有點它的名菜「毋米粥」火鍋,而是吃小菜。分享如下:
蒜豉炒椰菜花:所用的是「福花」,就是福建品種的椰菜花,這品種比一般西洋椰菜花來得爽脆,煮久了也不會變得糊口。廚師所用的蒜頭豆豉分量不多,卻香氣逼人,又不會蓋過椰菜花的爽甜,好。
野生靈芝燉八両肉:問侍應小姐八両肉即是甚麼肉,答曰:豬的後頸肉。湯連鍋上桌,烏黑的湯水裡只看到靈芝與豬肉,如若沒有在上桌前拿走任何秘密材料的話,這湯實在難得地清潤。那八両肉是帶肥的豬肉,入口即化又富肉香,湯的肥油不多,想必是事先撇掉了。喜吃煲湯豬肉的外子表示滿意。
香煎手打墨魚餅:墨魚餅吃得多,但少有如此新鮮彈牙厚實的,且煎得兩面金黃又不油膩,吃得出真材實料及廚師的用心製作。
魚仔粉腸:我喜食內臟,見餐牌有此味,遂點來解饞。煲仔內見粉腸、小魚乾、蔥、蒜、豆豉與辣椒,調味恰到好處,上菜時香氣撲鼻。粉腸不算很柔軟,而是有點彈性的,質感有趣。可惜的是剔去了大部分的肥膏與腸內的「粉」,豐腴不足。
鹽油焗東海黃花魚:在內地吃蒸魚,見流行把魚豎起來蒸,可能因為這樣受熱較均勻。外子卻很不喜歡魚兒被擺成那樣上桌,他認為太過猙獰。這店的這道黃花魚呢,則以陶鍋烹調,把魚背鰭、背骨與脊骨都拿掉了,在魚背把魚剖開、讓魚的肚子完好無損,使這魚兒圓鼓鼓地窩在鍋裡,好看得很。店家挑的黃花魚肉厚實在,魚肉肥美不帶刺,比一般製法來得高明,也便於食用。
篇幅所限,下回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