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 Block Ad Block
財經
2020-01-06 04:30:00
日報

「讀博害人」背後的古老思維

分享:

也許中國傳統文化心理作怪,我們執著學位名銜,對讀書求學有莫名圖騰崇拜。公開考試成績好,喜歡稱「狀元」「榜眼」,感覺很孔乙己、很十九世紀。商賈權貴獲頒名譽博士,當事人往往take it too seriously,四處以博士之雅號招搖,身邊擦鞋仔亦教授前教授後配合,國王新衣人人讚。人貴自知,若果我不是以甚麼大學教授自居,而是署名「一名普通網民」,本欄讀者人數必定暴跌,早已被其他博士教授的鴻文取代矣。

讀博非偉大也不悲慘,只是並非人人志趣合適。(資料圖片)

讀博非偉大也不悲慘,只是並非人人志趣合適。(資料圖片)


除了自知,亦能自嘲,偶爾貶低一下自己,還可算作幽默之舉,但自嘲得過了火位,就是虛偽造作了。正如欄友徐家健(博士!教授!)上星期提到,常以「讀博害人」為號召呃like的KOL,往往就是最喜歡用學者博士身份四處揾食之輩,這一邊在訴說這個年代如何不需要博士,投訴博士學位制度如何落後時代,抱怨在市場如何得不到合理待遇,那一邊以學位銜頭成立大小學術組織,在高等教育建制內力爭上位,掛著學者專家的牌頭月旦時事。二律背反,就如有人一時紅一時藍一時黃,一時大灣生活圈一時黃色經濟圈,為求左右逢源大小通吃,好難看。


難看還難看,只是看的人多,「讀博害人」之說大有市場。這就奇怪,在香港有博士學位者是絕少數,博士學者朋友也未會識到幾個,如此小眾話題為何有如此號召力?


古老思維是原因之一。書中自有黃金屋嘛,讀咁多書貴為博士,「應該」得到社會尊重,「應該」在高等學府內傳道解惑,畢業等如失業,簡直就是有辱斯文,就如小說中英雄潦倒落難,就如電影中貴族流落街頭,其實是敘事技巧上的narrative tension,有種莫名其妙吸引力。換上其他沒有光環行業,自怨自艾博取不到同情了。


另一原因正是讀博太小眾,大家對課程內容了解不多,也不太清楚學術市場運作,人講乜信乜,再偏頗言論都照單全收。於是大家都將注意力放到最騎呢的極端例外,大家都鍾情最可悲的錯誤投資,娛樂性十足,代表性欠奉。


拋開傳統思維,放眼國際情勢,就會知道讀博既沒有那麼偉大,也沒有那麼悲慘。平均來說,讀博是不錯的投資,只是一如各行各業,不是人人性格志趣皆適合吧了。


作者為香港亞太研究所經濟研究中心成員/美國維珍尼亞理工大學經濟系副教授/城市及地區禦險力環球論壇附屬學者 
逢周一、三、五刊出
 

Ad Block
請接受以下私隱政策及免責聲明,以示你同意am730內之私隱政策及免責聲明。了解更多
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