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
2019-06-14 06:00:00

中美對峙誰得益?

分享:

中美對峙未有降溫的跡象,愈來愈多人認為最終會重複上世紀的美蘇冷戰。當時為避正面對決,美蘇均積極威迫利誘其他國家「歸隊」,以代理人戰爭(Proxy War)形式較勁。北大西洋公約組織,及華沙聯盟兩軍事聯盟便是此背景下的產物。
 

冷戰固然為環球政經帶來不明朗因素,但「左右逢源」的國家,卻能從中得益。七十年代末中國實行改革開放,並同時與美蘇結交以吸取技術及資金,便是明顯例子。因此,「新冷戰」中被拉攏的國家有相當的投資潛力。其中,能替代中國成為商品生產地的,只有東歐、南美及東南亞。而人口龐大且年輕,並擁大量原材料的東南亞最具優勢。 從貿易面分析,中美國對東南亞的影響力不斷增加。以東協10國為例,中國對該區季度總出口金額去年達10.64%,入口金額更有12.44%;美國去年對該區入口金額錄得11.13%增長。

惟投資該區必需小心政治及匯率風險,同時農產品及原材料(如稻米、橡膠)的價格波動亦或會左右當地的經濟。  

作者為中原證券及資產管理執行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