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平安好醫生中線有望挑戰目標價20元,值得高度關注。(資料圖片)
港股醫療保健板塊強勢領漲,年內恒生醫療保健指數累計飆升約90%,其中互聯網醫療及AI醫療賽道尤為亮眼,多隻個股漲幅超50%,反映市場對數位醫療轉型的高度共識。在此背景下,平安好醫生(1833)獨特的「醫險協同」模式成功深化、醫養生態壁壘持續加固,以及AI技術帶來的規模化效率提升,其中期純利1.34億元(人民幣,下同),增逾1.3倍,充分驗證其策略有效性,有助推動公司業務持續領先同業。
據最新中期業績顯示,截至2025年6月30日,平安好醫生總營收錄得25億元,按年增長19.5%;歸母淨利潤1.34億元,增長136.8%;付費用戶數約2,400萬人,增長35.1%。這些數據充分反映了公司在業務增長及盈利能力上的顯著進步。
上半年,平安好醫生受益於與平安集團深化「醫險協同」,服務場景進一步擴展,客戶覆蓋率顯著提升,帶動公司雙端業務實現強勁增長。具體而言,綜合金融客戶端(以下簡稱F端)及企業端(以下簡稱B端)企康業務收入增長30.2%,公司整體付費用戶數增長 35.1%,顯示出公司在個人及企業客戶市場的全面發力。
作為平安集團醫療養老生態圈的旗艦平台,平安好醫生同時具備豐富的保險端資源及深厚的醫療養老服務積累。這使其能夠區別於其他平台,充分利用自身優勢,成功跑通並不斷深化「醫險協同」模式。公司為平安集團提供線上線下一站式、7×24小時主動式醫療養老服務,深入發展「保險+醫養會員」模式,並在多場景下豐富醫健服務權益體系。截至今年3月底,享有平安集團醫療養老生態圈提供的服務權益的平安集團個人客戶,其客均合同數、客均AUM分別為其他個人客戶的1.6倍、4倍,服務滲透率持續提升。
醫療AI場景化加速落地 規模與效率雙提升
此外,平安好醫生依托「數據+模型+場景」閉環優勢,強化醫療AI閉環服務能力及應用落地。報告期內,通過AI賦能,實現AI輔助諮詢問診準確率約 98%,複雜疾病MDT(多學科會診)治療方案準確率近80%,AI輔助醫生日問診承接量可達400萬人次;AI助力家醫客均服務成本按年下降約52%,助力中台運營效率按年提升約50%等。
通過AI賦能,公司實現AI輔助諮詢問診準確率約98%,複雜疾病MDT治療方案準確率近80%,AI輔助醫生日問診承接量可達400萬人次。業務運營效率提升,彰顯了技術驅動下的成本控制及效率提升能力。
在政策層面,近年來國家大力支持醫保平台數據賦能商業健康保險,推動醫保、醫療、醫藥「三醫」協同發展,並鼓勵商業保險與醫療、養老等服務有機結合,形成差異化、多層次的醫療養老服務保障體系,助力「健康中國」戰略目標的實現。相比之下,傳統互聯網醫療行業往往聚焦於醫藥電商模式,長期存在重商品而輕服務、顧治療而缺預防、僅滿足被動需求而缺乏主動管理的問題。此外,由於缺乏保險基因,傳統平台難以實現醫療、養老及保險服務的有效融合。
機構持續加碼 市場信心強烈
從資本市場表現來看,平安好醫生亦受到多方機構青睞。該股上周收市價17.53港元,過去3個月股價累計升幅達1.2倍。根據市場資訊,過去5日公司大戶淨流入達6,664萬港元。截至8月19日,當中港股通(深)及港股通(滬)分別淨買入1,866萬股及1,361萬股,反映公司業務模式及增長潛力獲得國際資本的廣泛認可,成為布局中國高增長數字醫療賽道重要標的。
總體而言,平安好醫生憑借「醫險協同」模式的獨特優勢、AI技術賦能的高效運營,以及醫養生態圈的持續深化,正逐步成為醫療健康服務領域的行業標杆。隨著政策支持力度加大及市場需求的不斷增長,業務結構不斷優化,公司未來發展前景,中線有望挑戰目標價20港元,值得高度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