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
2025-10-24 04:29:37
日報

滙豐吃恒生之四:合併應留恒生棄滙豐

分享:
滙豐

假如恒生消失了,滙豐就要把這品牌的價值撇帳,估計以千億計,在可見的將來,是不可能發生的事。(資料圖片)

有網民擔心,恒生銀行(011)被吃掉後,恒生指數再無恒生。吾友李聲揚在其臉書中直言:

「日經指數夠無日經,海峽時報指數夠無海峽時報,道瓊斯指數夠無道瓊啦,改名未呀!前兩者你可以話無上市,但Dow Jones咪同恒生一樣私有化咗囉。OK,標普指數係有SPGI的,我有買,你買左未?仲有,納指就有Nasdaq,因為納指係指全餐,不過QQQ係無,因為係納指100。」

話說1964年,當時的恒生銀行的一間證券交易所,60多間上市公司,指數股已佔了33間。

順帶一提,何善衡是有名的炒金炒股高手,在當時,民間是以炒金為主,金銀貿易場好比今日的聯合交易所。直至1969年,李福兆創立了遠東交易所,從此股票一飛沖天。

恒生指數初期只供內部參考,主要使用者當然是何善衡本人。1968年,牛市再起,指數於是在1969年公開給公眾參考,「產品」包括恒生指數以及一系列的股票指數,如AH指數、中國企業指數中國H股金融行業指數、科技指數、流通指數系列、神州50指數、房地產基金指數、股息累計指數系列等等,並成立了一間恒生指數有限公司,專門編製、計算及管理這些指數,也是一盤穩賺不賠的生意。

時至今日,恒生指數已是世界有名的品牌,名氣隨時比HSBC還要大,誰也不會改換這指數的名字。至於另一個問題:恒生品牌會否取消,你手上的恒生戶口統統變成了滙豐戶口?

adblk6

事實上,這是常常發生的狀況,大家都會見到,銀行合併的初時,兩名並存,過了幾年,再次改名,只剩下一個名字了。然而,這情況並不存在於這「畸屎」,其理由十分技術性。

皆因「恒生」這塊品牌太過值錢,假如消失了,滙豐就要把這品牌的價值撇帳,估計是1千多億元,這至少在可見的將來,是不可能發生的事。

不過,把兩間銀行完全合併,也的確可以省掉更多的錢。因此,更務實的作法應是:英文仍叫「HSBC」,中文叫「恒生」,反而沒有了「滙豐」,才是最划算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