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 Block Ad Block
財經
2024-05-21 04:29:50
日報

科技巨頭制高點

分享:
英偉達

英偉達去年爆升2.4倍後,今年升勢持續。(資料圖片)

踏入2024年以來,資本市場仍然瀰漫一股科技股投資熱潮,對人工智能領域的熱情更是方興未艾。然而,根據史丹福大學以人為本的人工智能研究所發布的2023年度人工智能指數報告(Artificial Intelligence Index Report 2023)顯示,2023年全球無論是私人投資抑或是企業併購的人工智能投資均有所下降,且屬連續第二年呈現下降,怕且將成為趨勢。

去年及年初至今累積升幅分別達2.4倍及86%的英偉達(NVDA),還有去年及今年以來分別同樣爆升達42%及46%的台積電(TSM) ,兩者股價均正在營造三頂及雙頂走勢。

無獨有偶的是, 在股價升勢一時無兩、欲罷不能、機構投資者贏到開巷之際,冷不防股份倉位已觸及部分基金的倉位上限,成為制約英偉達及台積電股價進一步上升的另類原因。假如要保持在人工智能領域的投資比重,有必要局部換馬至下一隻具潛質的人工智能股份。基於兩者在高端人工智慧晶片設計及製造領域的優勢太明顯,獲基金經理們鍾愛到一個點,觸及單一股份持倉限制的基金,基於diversification rules 的限制自然無法進一步增持,另一方面,當股價升幅過高至令持倉佔基金組合規模比重超出限副,基金經理亦必須按持倉限副拋售部分股份。須知持倉上限限制屬風險管理重要一環,旨在以分散風險為本,為投資者權益把關。

Ad Block

當然,從個人投資者立場出發,當股價膨脹至市值佔投資組合比重愈來愈高,甚至被少數幾股獨大,基於沒有持倉上限的限制,個人投資者自然可以按自己的風險胃納與投資目標釐定買賣策略及倉位部署,繼續持倉,讓利潤滾存,操作上自然較被綁手綁腳的基金經理更靈活。當然一旦個別爆升股突然出現冧包山場面,殺市場一個措手不及,風險亦非普通投資者容易駕馭。

正如今年標普500指數升幅為11%,大部分貢獻給來自7隻科技股。美國的互惠基金向證交會申報的持倉亦有限制,組合中超過5%比重的持倉加起來亦不能超越25%上限。舉個例子,自去年已有部分規模達千億美元的基金已不可再增持部分明星科技股,因相關股份已佔整體持倉組合比重上限,唯一出路,監管機構鬆綁,即係搬龍門。

Ad Block
請接受以下私隱政策及免責聲明,以示你同意am730內之私隱政策及免責聲明。了解更多
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