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 Block Ad Block
財經
2020-08-31 04:30:00
日報

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撐聶德權?

分享:
全民檢測明日開展。(資料圖片)

全民檢測明日開展。(資料圖片)

全民檢測,為忠於科學但反對政府的學者帶來一點尷尬,尤其經濟學者。芝大師兄羅默(Paul Romer),兩年多前辭去世界銀行首席經濟師一職,忠於科學的他是行內普遍認為實至名歸的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新冠肺炎疫情2月在歐美大爆發,正當各地專家在爭論全面封城和群體免疫之間的利弊,羅默提出了「全民檢測」這另一選項。羅默老早撐聶德權?其實只撐了未夠一半,準確一點,羅默倡議的是「檢測與隔離」(Test and Isolate):1.Test everyone to find out who is infectious;2.Isolate them;3.Continue testing, and continue isolating.

換句話,「全民檢測」只是「檢測與隔離」三部曲的第一步。「全民檢測」之後,第二步還要把檢測呈陽性結果的隔離,而且檢測和隔離這兩部曲要不斷重複。重複至何時?檢測有誤差又怎麼辦?5個月前羅默其實早有答案。檢測與隔離,從來不是為某一波疫情而設的。重複至何時?答案是直至有效而普及的疫苗面世。期間,疫情可能有升有跌,但「檢測與隔離」並非逆周期措施。疫情本身有周期,部分可能受自然環境影響,個人防疫意識本身亦隨疫情嚴重性而改變。想疫苗面世前回歸正常生活,「檢測與隔離」不能等疫情爆發時才進行。羅默的三部曲,是企圖避免疫情爆發,好讓一切經濟活動盡量如常。

本地有輿論指,慢半拍的特區政府在疫情第三波尾聲才推「全民檢測」,是浪費公帑。公平一點吧,倘「全民檢測」只為第三波疫情,確實是遲來的檢測。但反對「全民檢測」的輿論都搞錯了,「檢測」加上「隔離」的防疫抗疫措施,持之以恆是為了避免下一波疫情爆發。動用社會資源重複地「檢測」和「隔離」,即使在零確診的環境下也不是浪費,原因是疫情一旦再爆發,限堂食令等侵犯私有產權的社交距離措施便要出台,而這些措施的社會成本是更高的。羅默的三部曲缺一不可,便是希望以投資「全民檢測」,去避免因下一波疫情爆發而再次封城的更高社會成本。

至於檢測誤差,輿論又搞錯了。羅默早分析過,得出的結論是even a bad test can help guide the decision to isolate:即使檢測的偽陰性率(false negative rate)高達80%(5個受感染中有4個測試結果程陰性),三部曲最終仍能把全城受感染比例減半。False positive又怎樣?蠢到死!把陽性結果馬上隔離並再作測試。一方面,連續偽陽性的機率大大降低;另方面,相比全面隔離的大規模封城,短暫自我隔離部分偽陽性的測試者算得上甚麼?

我知道,支持「全民檢測」的分析今天非常趕客。然而,本地的反對論述大多不合乎經濟邏輯。羅默的分折並非無懈可擊,其中關鍵一點是全民參與度,這是後話。

請接受以下私隱政策及免責聲明,以示你同意am730內之私隱政策及免責聲明。了解更多
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