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港股IPO市場表現毋庸置疑,截至9月,累計集資額已超236億美元,位居全球第一。(資料圖片)
11月初,標普500指數經歷了高位回調近4%,主要緣於網絡再次掀起「AI泡沫論」,傳奇空頭投資者Michael Burry現身社交媒體,警告AI產業估值過高。這位在2008年金融危機中因精準預測而成名的對沖基金經理,以11億元的規模做空AI龍頭企業Palantir(PLTR)和Nvidia(NVDA),恐慌情緒瞬間蔓延市場。然而,上周五標普500指數在觸及50日指數平滑移動平均線(EMA50)後迅速反彈,跌幅收窄,恐慌指數VIX單日由升轉跌,反映市場或正消化利空消息並開始逢低吸納。如未再向下跌穿上周五的底部位置,AI概念股仍具吸引性。對於「泡沫」一詞,投資者應保持理性判斷,切勿將資金炒作與產業升級的結構性變化混為一談。
此前,中美領導人於10月30日在韓國釜山舉行APEC峰會期間達成歷史性會晤。雙方在關稅、稀土、農產品等核心議題上均做出了策略性退讓,正式啟動為期一年的貿易休戰協議。正如上月文章所述,特朗普在釋放極端言論後,通常都會在談判桌上進行政策調整,這些表態不過是談判籌碼的布局罷了。市場每次在政策極端言論下驚慌失措,反而都成了短期反彈與逢低吸納的契機。作為中美溫度計的香港市場,相信在談判過後,或會迎來不少投資機會。
國務院今年8月發布《關於深入實施「人工智慧+」行動的意見》,清晰揭示了中國AI產業的宏大藍圖。該文件提及目標2027年AI在科技、產業、消費、公益、治理、全球合作等六大重點領域的滲透率達70%,2030年超過90%。這不僅意味著AI將驅動經濟社會的全面升級,更重要的是為中國科技企業的自主創新路線圖提供了政策支撐與投資者的想像空間。除了上次提到政策受惠的阿里巴巴(9988)外,不少中國科技公司陸續來港上市。
2025年港股IPO市場表現毋庸置疑,截至9月,累計集資額已超236億美元,位居全球第一。當中不乏優質的科技公司表現亮眼。譬如被譽為「中國Palantir」的滴普科技(1384),按上市價計算曾升近3.8倍。而快將上市的中偉新材(2579)其客戶群包括寧德時代(3750)、特斯拉(TSLA.US)、比亞迪(1211)、豐田等全球新能源及電動車產業的龍頭企業,反映其在全球供應鏈中的核心地位。
展望2026年,全球或將見證中美兩國在AI領域的全面競賽。香港交易所目前有超過300家企業在上市排隊審批中,其中不乏科技新星,為2026年香港IPO市場提供了強勁支撐;而Tesla Optimus、小鵬IRON等人形機器人預計在年底前啟動量產;Nvidia下半年推出Rubin GPU,性能是Blackwell的2.5倍。這些發展能否如預期落實、相關產業是否真正迎來商業化的爆發,有待逐步認證。Michael Burry的警告值得尊重但不應盲從。投資者應花時間深入研究,理性分析政策變化、產業基本面與技術進展,在股票市場中靠自己的判斷找到答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