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特朗普將對所有中國商品徵收額外100%關稅,一度觸發股市出現恐慌式拋售。(資料圖片)
上周全球金融市場再掀風暴,美國總統特朗普於上周五在社交媒體公開表示,正考慮對所有中國進口商品加徵高達100%關稅。消息一出,即時觸發市場恐慌,標普500指數當晚重挫近2.7%,港股夜期急瀉逾千點。筆者早前再三提醒,現階段市場處於高位,「不宜盲目高追」。而此番事件正好驗證,一旦資金過度亢奮,市場對任何突發利空消息均會高度敏感,短線波動難免加劇。
特朗普的最新關稅提案將於11月1日起生效,屆時美國將對所有中國商品徵收額外100%關稅,若連同現行政策,將成為自2018年以來美中貿易戰最嚴厲的一輪制裁。與此同時,美國政府進一步收緊AI、晶片及「關鍵軟體」的出口管制,意圖削弱中國在高科技領域的戰略優勢;而中國此前限制稀土及半導體材料出口。市場聞訊後即出現恐慌式拋售,跌勢持續至收市。
從策略角度觀察,筆者認為特朗普此舉未必真心想「全面開戰」。此類言論更像是政治籌碼,旨在為即將召開的APEC韓國峰會增加談判籌碼。一方面維持自己的強硬的領袖形象,另一方面在談判桌上換取供應鏈、智慧財產權等議題的話語權,實質上再看中方會否讓步。過往經驗來看,今年以來特朗普多次在「放狠話」後出現政策調整或延後,市場的過度反應往往反而為短期反彈創造契機。因此,現時投資者應多觀察事態發展,保持靈活的資產配置。
正如筆者上月所述,中國的AI自主供應鏈建設仍在穩步推進。阿里巴巴(9988)於最新業績後股價累計上漲近六成,持續加碼AI與雲端基礎設施的投資,未來3年資本開支預計達3,800億元人民幣,遠超過過去10年總和。公司亦宣布自研AI晶片,以減少對美國技術的依賴。華虹半導體(1347)同樣表現亮眼,今年以來股價漲幅一度達4倍,並積極加速生產擴張與技術升級,在AI及高效能晶片領域鞏固領導地位。這些長線布局將使中國企業在外部壓力下仍具韌性,並可能在市場回調中釋放優質吸納機會。
短期而言,中美貿易緊張升級,無疑增加市場不確定性。但筆者認為,若未來特朗普在關稅政策上又再「彈弓手」轉向,中國AI及半導體概念或迎來吸納的機會。在波動的市況,投資者應以理性為先,冷靜分析,在恐慌中尋找機會,方能在風暴過後迎來新一輪的投資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