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 Block Ad Block
健康
2018-02-05 06:00:00

把脈心電圖助及早發現 慢性病 增房顫風險

分享:

中風是本港第四大致命疾病,近25%的中風個案由心房顫動(房顫)所致,除與年長有關外,慢性疾病也是房顫的風險因素。香港心臟專科學院一研究發現,長者對房顫的認識不足。該學院候任院長陳藝賢(圖右2)表示,高血壓患者患上房顫的機會是一般人的2倍;因此有國際指引建議,65歲以上的長者應在每次求診時,接受把脈或心電圖檢查,一旦發現患上房顫,應接受適當治療,以減低中風的風險。

房顫是一種最普遍的心律不正疾病,此病會使心臟不能正常泵出血液,而滯留的血液會凝固成血塊,一旦血塊流至腦部,就有機會引致中風。


房顫在長者群中發病率較高,而不少慢性疾病,如高血壓或肥胖,亦會增加患上房顫的機會,如60歲以上每100名長者便有4位患有房顫,而80歲以上則增加至每10名長者便有1位是房顫患者;而高血壓患者患上房顫的機會,則較一般人高出2倍。


香港心臟專科學院於去年9月,就了解本地長者對房顫的認識,訪問了844名65歲或以上的長者,有近六成長者從未聽聞房顫,而只有約三成人知道高血壓、肥胖等是房顫的風險因素,更有約四成長者認為求醫時不需進行房顫篩查。陳藝賢指,結果反映長者對慢性疾病與房顫關係認識不足,使他們對患上房顫的驚覺性低,或會陷入中風危機。


香港醫學會代表黃品立(圖左1)引用歐洲心臟學會於2016年發出的指引,指65歲以上長者應於每次求醫時,接受把脈或心電圖檢查,如發現患上房顫,應接受適當的治療,如服用薄血藥等,以減低中風的風險。
曾有一宗74歲個案,本身患有高血壓及高血脂及前期糖尿病,一直服用降血壓藥物,但血壓控制未算太理想,至去年9月下旬突然出現急性中風,檢查後才發現患有房顫,而房顫所產生的血塊流至腦部,引發缺血性中風,惟搶救多日後不治。


 

請接受以下私隱政策及免責聲明,以示你同意am730內之私隱政策及免責聲明。了解更多
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