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 Block Ad Block
健康
2021-04-29 10:00:00

【健康解碼】行山痛症倍增 輕視痛症可致關節磨蝕

分享:

疫情下,港人未能到外地旅遊,早前不少娛樂場所、運動場又關閉,市民唯有另覓假期好去處,全港各大行山路線,即成為最新熱點。有骨科專科醫生指出,臨床所見,近半年至1年,因行山意外而求診的個案數字增加近一倍,常見包括「拗柴」、肌肉拉傷和膝蓋腫痛等痛症。不少人以為自行服用止痛藥便可,但醫生表示,一旦延醫,可能會後患無窮,例如增加康復和物理治療的難度,更可能會造成骨關節或髖關節磨蝕等問題。

慢性痛症可於數日後才浮現
骨科專科醫生黃梓祥醫生表示,不少因行山引發急性或慢性痛症的個案,均為下肢受傷。當中,急性痛症通常由腳腕扭傷、膝蓋扭傷、大小腿肌肉拉傷和腰背痛引致,「山路太崎嶇、樓梯太大級會容易扭傷;行山用錯力容易拉傷;背囊太重或行太長時間則影響腰背。」黃醫生說。

至於慢性痛症,通常患者本身已有膝關節和髖關節痛等長期問題,黃醫生指:「他們在行山過程中未必即時感覺到受傷,但回家當晚或翌日,甚至數天後,痛楚才慢慢浮現,例如膝蓋腫痛、大小腿側和腰背等大範圍肌肉筋腱繃緊等。」

輕視痛症成因 可致關節磨蝕
不少人在痛症出現後,自行服用止痛藥或消炎藥便不了了之。但黃醫生表示,若傷及韌帶和軟骨而未有及時求醫,受傷後又沒有護膝長期保護,此後的康復和物理治療便會難上加難;無論扭傷亦可能會令腳腕穩定性變差,變成「慣性扭傷」,「韌帶受傷亦會將重量卸到膝和髖關節,長遠可嚴重磨蝕關節,屆時會影響腳腕或膝蓋的活動能力,就連日常走平路和樓梯都會有痛楚。」

Ad Block

即使身體多「fit」,在進行行山活動前,亦應做足準備,小心評估自身能力。有年約30歲的男士有「跑山」的習慣,例如在20多個小時內完成100公里的路程。然而,他的下肢因行山出現各種傷患,如重複慣性扭傷、腳腕腫痛、膝蓋肌肉腫疼、大腿筋腱發炎等。黃醫生提醒:「走平路時,一般人的膝蓋大約承受體重一倍的力度;上樓梯承受2至3倍;下樓梯則多達5至7倍,關節最為吃力。」若患者的痛楚需要服用止痛藥舒緩,便代表需要求醫。

行山途中 痛症突襲勿死忍
雖然如此,長期關節痛人士亦不用忌諱行山,根據自身的運動量和身體狀況選擇行山路徑,並在日常配合其他運動,如緩步跑、游泳等便可。行山途中出現痛症怎麼辦?「行山途中出現痛楚的部位,多數為前膝關節痛,初時為『冤痛』,15至20分鐘之後會加劇。」他提醒,盡量不要待痛楚出現才停止,「若肌肉開始疲累,或前膝有輕微腫痛,便需停休息約半小時。」若需處理急性受傷,則可用凍水樽作冷敷,減慢膝蓋痛或紓緩肌肉痛症。

Ad Block

要減低行山風險,黃醫生建議山友們做足準備功夫,例如評估路線的難度和路程,判斷自己的體能是否適合;準備行山拐杖輔助,最好與有經驗人士結伴;出發前記得要拉筋,並以平路熱身,不能一開始便走崎嶇陡峭的路徑。

黃梓祥醫生補充,痛症有各種不同治療方法,各有不同的成效及副作用,應與醫生商討,按自身病情、身體狀況及承擔能力等,選擇最合適的治療方案。

骨科專科黃梓祥醫生

骨科專科黃梓祥醫生

請接受以下私隱政策及免責聲明,以示你同意am730內之私隱政策及免責聲明。了解更多
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