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 Block Ad Block
本地
2017-10-30 06:00:00

【獨家】打壓電動車 政府計錯數 私家車續升

分享:

為減慢私家車增長,今年2月的財政預算案宣布,收緊由94年起實行的「電動車豁免首次登記稅」。當歐洲多國正力推路面全電動車化,港府卻反其道而行。政策出台半年,購買電動車數目曾下降至「零」。但運輸署數據反映,路面上行走的私家車輛並無減少,甚至一直上升。打擊了電動車,車主重投汽油車懷抱。本報從汽車業界的渠道得悉,曾有兩間汽車商以「撤資」為由向政府施壓減優惠,令政府跪低,突然修改政策。有車主接受訪問時直認,並無因削了免稅優惠而不買車,他們迅即改買汽油車。本報將以系列報道歐美以至中國,如何發展電動車銷售以推動環保政策,香港卻反其道而行。
 

文:葉兆臻 簡淑明
攝:陳奕釗 蘇文傑

 

私家車數目持續上升,運輸署數據顯示,全港現有接近60萬輛私家車,單是今年首半年,已多了近萬部,即扣除舊車報銷後,每日新增47輛私家車。但今年初的財政預算案,財政司長揚言為了要「減慢私家車增長,改善道路擠塞」而實施新辣招,收緊「電動車豁免首次登記稅」的優惠:一輛車價50萬元的電動車,新措施下將須繳27.5萬元稅,總價變成77.5萬元。

車價急升,果然令車主即打退堂鼓,電動車銷量被「打殘」,但路面私家車有增無減,政府明顯打錯算盤。有汽車業界向本報透露,政府今次失策,完全是啞子吃黃連,有苦自己知。本報從不同渠道獲悉,有汽油車商過去兩年發現豪華車客戶,紛紛轉買性能漸佳的電動車,令汽油車生意大受威脅,因此有兩大汽油車商約見政府官員施壓,要求政府平衡業內生態,否則就會勸籲總公司撤離香港。其中向政府施壓的理由,正是財政司長陳茂波後來公開說,認為購買電動車的人,都是只想多買一部車(second car),免稅的話只會令路面更擠塞。

本報記者向立法會議員莫乃光查詢,他承認早於預算案前已察覺政府有動作,「我沒有聽到仔細地知道有幾多間車行去投訴,但我聽過這事,都明白競爭起來,感覺另一對手受惠多,我啲車無咁好賣,對我很不利,於是遊說政府,稱要將個政策改得所謂公平一點。」他記得,政策宣布後,環境局官員再提出多一論調:「官員關注汽車數量增加了好多,即使電能車無排放,但塞住條路令其他車更塞,路邊排放都會增加咗。這明顯將污染責任歸咎於汽車增加,而特別是歸咎在電能車上,因此政策的思維邏輯就是要去懲罰電能車。」

半年過去,香港路面污染持續惡劣,上月因天氣酷熱加上風勢微弱,環保署多次在路邊監測站錄得最高嚴重水平,成為出得最多「空氣污染警告」的一年。

Ad Block


車主改購汽油車

「我早已落了訂,付了錢想買電動車。本來想環保啲揸車,但一知道取消了免稅優惠,我即刻改買汽油車,絕對不會因無咗補貼唔買車。我不會跟錢作對,係咪先?」新車主Kenny跟記者說。而香港電動車會創會會長林盛偉亦稱,「香港實行電動車免稅成廿年,係前年開始,買電動車嘅人接受程度高咗,最主要係續航里數高咗,一般電動車可有400續航里數,其實好適合這城市用,當啲人接受咗,由汽油車轉用電動車,但政府落一個咁嘅政策,去將啲諗法又轉變。令到香港電動車新增數字跌返單位數。」

目前在香港出售的電動車包括有Benz、寶馬、福士、Tesla及日產等等。數字顯示,車主為免稅而提早在財政預算前大量登記,令電動車首次登記數目單在3月一個月內增近三千輛,幾乎佔所有新登記汽車的一半。但當削免稅優惠政策一出,市場走勢立即急降(見表)。香港汽車進出口商會會長羅少雄指出,本港有超過10間車行售賣電動車,「對買車人士來說,價錢是最重要因素,對近年好好賣嘅中高價車嚟講,總車價貴六至七成,必然影響銷情」。他又指,因為削免稅額,市場未來可能集中在小型、中低價電動車。

理工大學電機工程學系教授鄭家偉認為,電動車能源效益比汽油車高好多倍,甚至高五倍或以上,而電動車最可貴的地方是路邊排放等如零。「電動摩打效能有近九成,汽油車的引擎只有兩成,簡單比例都知邊個好啲。碳排放也少好多倍。」環境局回覆本報時重申,隨著電動私家車技術成熟,其價格與傳統私家車的價格差距正在收窄,加上政府「以公共交通為本,鐵路為骨幹」,決定為電動私家車的首次登記稅寬免設上限,以減緩交通擠塞問題。新措施將在明年3月完結,屆時將檢討政策成效。

Ad Block
請接受以下私隱政策及免責聲明,以示你同意am730內之私隱政策及免責聲明。了解更多
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