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 Block Ad Block
本地
2018-09-24 06:00:00

促成互聯網普及 「光纖之父」高錕逝世享年84歲

分享:

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被譽為「光纖之父」的中文大學前校長高錕昨因肺炎病逝,享年84歲。高錕一生最大的成就,要數將光纖技術應用於通訊上,令全球通訊科技有翻天覆地的改革,更促成互聯網普及,並於09年獲頒諾貝爾物理學獎,但當時他已被確診患腦退化症7年,可說是「遲來的諾貝爾獎」。 

黃美芸(左)曾嘆獎項來得太遲。(中大提供)

黃美芸(左)曾嘆獎項來得太遲。(中大提供)

高錕1933年在上海出生,祖貫江蘇金山市,出身書香世家,其祖父高吹萬為清末詩人,父親高君湘是中國最早的法學家,亦是執業律師。高錕自幼住在法租界,當時他已對科學感興趣。1949年,高錕舉家遷往香港,他在香港就讀聖若瑟書院,畢業後負笈英國倫敦大學攻讀電機工程學,並在留學期間認識妻子黃美芸,二人於1959年結婚。


發明光纖通訊技術
1966年,高錕在英國電訊工程機構任職期間,提出光導纖維在通訊上應用的基本原理,並成功證明用石英基玻璃纖維可以長距離傳遞訊息,開發了實現光通訊所需的輔助系統。1970年,高錕回流香港,任中大新成立的電子學系(現稱電子工程學系)教授兼系主任,並成為中大首位電子學講座教授。
至1981年,第一代光纖系統面世,高錕亦因而被譽為「光纖之父」。但高錕並沒有就技術申請專利,他曾稱:「我最希望未來的網絡用戶能夠免費上網。」他其後在1987年獲升任為中大第三任校長,期間創立訊息工程學系,至1996年榮休。

Ad Block


02年患腦退化症
2002年,高錕證實患早期阿茲海默症,惟7年後才獲頒諾貝爾物理學獎,以表揚其「在光傳輸於纖維的光學通信領域獲突破性成就」,其妻黃美芸曾感嘆道:「這座諾貝爾獎來得遲了一點。」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台亦以「高錕星」命名小行星,以讚揚其成就。高錕及黃美芸後來於2010年成立非牟利慈善機構「高錕慈善基金」,為腦退化症病患及照顧者提供協助,高錕同年獲頒大紫荊勳章。
基金會董事盧永仁向傳媒稱,高錕於昨晨11時45分離世,「教授走得好peaceful(安詳)。」並代黃美芸感謝各界一直以來的支持,黃美芸將繼續高錕遺願,幫助腦退化症病人及其家屬。至於高錕的身後事,盧永仁指已成立委員會,由多名中大朋友協助跟進。

Ad Block


中大設弔唁區
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對高錕辭世,表示深切哀悼,她指高錕「不但是一位傑出的科學家,亦是一位有承擔的教育家」,又稱高錕晚年雖患腦退化症,但仍不忘貢獻社會,成立高錕慈善基金,其正面態度及精神令她深受感動。中大亦表示對高錕離世深感哀痛,向其家人致以深切慰問,並指「至今哲人雖萎,其貢獻永留青史。」校方會在今日起至下月24日於校內設置弔唁區,供各界人士悼念高錕教授。

請接受以下私隱政策及免責聲明,以示你同意am730內之私隱政策及免責聲明。了解更多
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