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 Block Ad Block
癌症
2021-06-04 12:00:00

內視鏡黏膜下剝離術(ESD) 助切除高風險大腸瘜肉不留痕

資料由客戶提供

分享:

大腸癌作為本港數一數二的常見癌症,初期並無症狀,當出現排便習慣突變、腹部持續不適、體重無故下降、糞便帶血或黏液等症狀時,可能已屆大腸癌中晚期,一般需要接受外科手術,開刀切除部分腸臟;若癌細胞不幸擴散,更需要進一步接受化療或電療。中大醫院腸胃肝臟科專科醫生許祖紳表示,早期及晚期大腸癌的治療方式存在差異,若能及早透過大腸癌篩檢發現,發病初期可考慮透過「內視鏡黏膜下剝離術(ESD)」,在毋須開刀的情況下將高風險瘜肉切除,特別是一些體積較大、形態上不適宜以一般大腸鏡切除的瘜肉,不但大大減低對身體的創傷,亦可加快病人康復進度。

 

大腸癌篩查計劃助察早期病患
ESD可用於切除高危瘜肉

許醫生表示,ESD技術由日本發明,最初用作治療早期胃癌,及後技術發展越趨成熟,又延伸至治療其他消化系統的早期癌症。以本港為例,ESD技術主要用作治療早期大腸癌,這與政府推廣大腸癌篩查計劃有關:「由於早期的病變大多局限於大腸黏膜層,未侵蝕至肌肉層及淋巴核,醫生可以根據病人情況,考慮採用創傷性較低的ESD治療。隨著政府積極推行大腸癌篩查計劃,有更多大腸癌患者於較早期階段確診,ESD亦成為早期患者切除高風險瘜肉的一個新選擇。」

Ad Block

 

創傷性遠低於外科手術
加快術後復原進度

傳統上,大腸癌的治療包括開腹手術及腹腔鏡切除術,兩者均會在腹部留下傷口。許醫生指,ESD作為一種先進的內窺鏡治療術,好處在於毋須開刀:「即便是腹腔鏡微創手術,病人腹部仍會有數厘米的開刀傷口。反觀ESD治療的創傷性十分低,醫生會將一條幼長導管通過肛門置入體內,在瘜肉與其黏膜下層注射藥水,令瘜肉升起,再利用特殊的手術刀,配合內窺鏡,猶如『片皮鴨』般『片走』瘜肉,最後經肛門取出。相比起開腹手術及微創手術需全身麻醉,病人接受ESD時只需監察麻醉,就能夠將整粒瘜肉,連同邊緣及黏膜下的病變組織一併切除,盡量減低有任何殘留病變組織的機會。」許醫生續指,接受ESD治療後,病人一般留院觀察48小時、禁食24小時,確認無任何身體不適後即可出院,除不宜劇烈活動外,日常生活包括飲食可一切如常。由於毋須開刀,病人術後一般不會有痛楚,也毋須服用止痛藥。

Ad Block
許醫生解釋,在進行ESD治療時,需要將特製藥水注入病變組織的黏膜下層,令需切除的部位隆起並維持一段較長時間,有助達至完整切除及縮短手術時間。

許醫生解釋,在進行ESD治療時,需要將特製藥水注入病變組織的黏膜下層,令需切除的部位隆起並維持一段較長時間,有助達至完整切除及縮短手術時間。

特製藥水
助縮短ESD操作時間

然而,每項治療技術背後都有一定風險:「因大腸壁十分薄,手術過程中有一定程度的出血及穿孔風險。現時醫生在確認需要切除的病變範圍後,會在其黏膜下層注射特製的藥水,令瘜肉隆起,就如將一個氣球充氣,然後再利用手術刀逐步切除病變部位及進行黏膜下剝離。」許醫生補充,相比起使用生理鹽水會較易被腸道吸收、手術期間需重複注射,特製藥水令病變範圍隆起的效果更理想,亦可維持較長時間,方便醫生將組織完整切除及縮短手術時間。

Ad Block

 

50歲或以上屬大腸癌高危族群
鼓勵合資格市民盡快參與篩查計劃

許醫生強調,醫生會因應不同大腸癌患者的情況,決定切除瘜肉的方式,而越早診斷出大腸癌,就有更多的治療選擇,包括ESD治療。許醫生鼓勵市民積極參與大腸癌篩查計劃:「大腸癌形成一般需時20至30年,過去就有研究顯示,50歲或以上是大腸癌病發的高危族群,反映都市人長期飲食不良、缺乏運動、喜好煙酒等習慣,都會大大增加日後患上大腸癌的風險。因此,年屆50歲的合資格市民應盡快參加大腸癌篩查計劃;有家族遺傳病史的市民更應提早10年開始定期接受大腸內窺鏡檢查,以免錯失治療的黃金時機。」

許醫生鼓勵合資格市民積極參與大腸癌篩查計劃,越早診斷出大腸癌,就有機會以創傷性較低的方式進行治療。

許醫生鼓勵合資格市民積極參與大腸癌篩查計劃,越早診斷出大腸癌,就有機會以創傷性較低的方式進行治療。

請接受以下私隱政策及免責聲明,以示你同意am730內之私隱政策及免責聲明。了解更多
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