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 Block Ad Block
本地
2020-04-23 18:01:00

內地官方擬研中華白海豚入藥 輿論轟威脅生存

分享:
內地竟計劃研究將中華白海豚入藥。(互聯網)

內地竟計劃研究將中華白海豚入藥。(互聯網)

涉事文件原文。(互聯網)

涉事文件原文。(互聯網)

內地科技興趣網站「果殼網」近日發現,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網站一份名為《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區域創新發展聯合基金2020年度項目指南(第二批)》的文件,將有「海上大熊貓」之稱的國家一級受保護動物及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瀕危物種紅色名錄「易危」品種「中華白海豚」,列為藥用動物,並希望展開藥用研究。內地傳媒隨即向該基金會求證,惟該基金會立即刪除文件內相關字眼,然後解釋,這只是科學研究,不會作商業用途。

涉事項目列於「圍繞北部灣海洋資源開發與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重大需求,針對重要養殖品種及海洋微生物資源綜合利用、海洋生態環境保護、海洋災害預警等問題,開展相關基礎研究」的「重點支持項目研究方向」之下,原文為「針對白海豚、中華鱟等北部灣特色藥用海洋動物資源,開展其繁育、增養殖及抗逆性狀分子機制研究,為保護和可持續利用北部灣特色珍稀藥用海洋動物資源提供技術支撐。進一步開展北部灣特色藥用海洋動物功效成分的分子機制研究,為高效、安全、可持續的高值化開發北部灣特色藥用海洋動物資源提供技術支撐」。事件曝光後,基金會修改第一句,變成「立足於北部灣特色藥用海洋動物資源」,即「換湯不換藥」。

果殼網指出,中華白海豚現時只有台灣、福建廈門、珠江口及廣西北部灣等海域有出沒記錄,而廣西官方的「廣西海洋藥用資源名錄」中,「太平洋斑紋海豚」頁面寫著,其肉和脂肪有「解毒」和「治瘌痢頭」等功效,魚肝可「養陰明目」,還寫明「魚肝:參見物種『中華白海豚』條」,但網站並無「中華白海豚」條目,反而是「飛旋原海豚」條目中出現「魚肝:中華白海豚為中國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未經國家主管部門批准,不得獵捕或殺害。偶爾獲得後,即可解剖取出肝臟」。

Ad Block

有評論炮轟,研究受保護、瀕危動物的藥用價值,委實荒誕,即使有關方面說明「偶爾得到」方可「入藥」,但其所謂「藥用價值」在沒有科學根據之下被如此宣揚,很可能會引起針對中華白海豚的「偶爾得到」,為其生存帶來額外威脅,涉事基金會應向公眾作出合理解釋。

涉事文件修改後。(互聯網)

涉事文件修改後。(互聯網)

果殼網發現廣西官方的海洋藥用資源名錄提及中華白海豚肝臟「藥效」。(互聯網)

果殼網發現廣西官方的海洋藥用資源名錄提及中華白海豚肝臟「藥效」。(互聯網)

果殼網發現廣西官方的海洋藥用資源名錄提及中華白海豚肝臟「藥效」。(互聯網)

果殼網發現廣西官方的海洋藥用資源名錄提及中華白海豚肝臟「藥效」。(互聯網)

請接受以下私隱政策及免責聲明,以示你同意am730內之私隱政策及免責聲明。了解更多
接受